杨丽 作品数:13 被引量:5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东方胃药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东方胃药胶囊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Hp阳性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前2周2组患者均予以四联抗Hp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东方胃药胶囊。第3~8周,观察组给予东方胃药胶囊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而对照组仅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QOL-BREF评分、MUNSH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胃黏膜炎性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腹部不适症状消失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QOL-BREF评分、MUNSH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各项血清炎性因子、胃黏膜慢性和活动性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东方胃药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Hp阳性胃溃疡,可更好地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张凤 徐勇 罗德兰 杨丽关键词:胃溃疡 生活质量 Smac与Survivin在胃溃疡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促凋亡因子(Smac)与生存素(Survivin)在胃溃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其中无癌前病变胃溃疡40例(N组),癌前病变胃溃疡40例(Y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两组患者标本中的Smac mRNA和Survivin mRNA进行检测,免疫组化(SP)法对标本中的Smac与Survivin表达进行检测。胃溃疡患者经三联用药治疗,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治疗前后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Smac在N组中的阳性(++)与强阳性(+++)的表达占比82.5%,显著高于Y组,占比为47.5%;Survivin在N组中(++)与(+++)的表达占比15.0%,显著低于Y组,占比为35.0%;Smac mRNA在N组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Y组,而Survivin mRNA在N组中的表达则显著低于Y组;N组经三联用药治疗后的细胞凋亡指数相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将Smac的降低与Survivin的升高作为判定胃溃疡患者组织发生癌前病变的辅助诊断指标,无癌前病变胃溃疡患者经三联用药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细胞凋亡指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杨丽 钟玉全关键词:促凋亡因子 凋亡抑制蛋白 胃溃疡 癌前病变 一种墙壁用防跌倒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壁用防跌倒装置,包括墙体和楼梯,所述楼梯上壁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凹槽内部下壁面安装有第二三角形板体,所述第二三角形板体上壁面开设有三个滑槽,三个所述滑槽内部分别安装有若干对滑块,若干对... 杨丽基于医护一体化的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ESD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2023年 探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ESD治疗的11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观察组各55例,在ESD围术期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基于医护一体化的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干预,并就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自我效能管理得分、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及护理满意度(165.46±5.77分、125.28±6.15分、100.00%)均>对照组(139.54±6.06分、106.73±5.64分、89.09%),术后并发症(1.82%)<对照组(12.73%),对比P均<0.05。结论 在ESD围术期展开基于医护一体化的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干预,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效能管理能力及健康促进行为,同时还可以预防术后并发症,并增加护理服务认可度,具备推广价值。 刘梅 张娜 杨丽关键词:医护一体化 ESD VC联合常规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探究VC联合常规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治疗效果,为降低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寻求有效治疗手段.方法 选取2015年3~12月本院收治的75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V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炎症的控制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均低于对照组(P〈0.05),胃酸pH值、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相比对照组均降低(P〈0.05),但PGⅠ/PGⅡ值相比对照组偏高(P〈0.05),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相比对照组均降低(P〈0.05),但白介素-2相比对照组偏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C联合常规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各项糖尿病指标及胃溃疡症状控制较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杨丽 王春晖 钟玉全关键词:VC 糖尿病 胃溃疡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和预后状况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1200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及CBP治疗组,每组600例。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CBP治疗组在常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CBP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治疗后72h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和肠道功能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治疗后7 d的死亡率。结果:CBP治疗组治疗后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前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MS)、二胺氧化酶及丙二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2 h,内毒素、CRP、AMS、二胺氧化酶及丙二醛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CBP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7 d CBP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可有效的提高AP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杨丽 钟玉全 林廷辉 罗德兰 张凤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 急性胰腺炎 预后 180例胃癌术前胃镜病理活检结果及误漏诊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术前胃镜病理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并对误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胃切除手术并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1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后病理检查与术前胃镜活检结果,并对误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病理活检显示,180例中,分化型胃癌160例,分化不良型胃癌20例;黏液腺癌11例(6.10%),管状腺癌57例(31.70%),印戒细胞癌20例(11.10%),乳头状腺癌16例(8.90%),低分化癌76例(42.20%)。术前胃镜病理活检共检出胃癌166例,判定分化型胃癌120(72.29%)例,分化不良型46(27.71%)例;黏液腺癌12(7.20%)例,管状腺癌55例(33.10%),印戒细胞癌23例(13.90%),乳头状腺癌29例(17.50%),低分化腺癌47例(28.30%)。与术后病理活检比较,术前胃镜活检诊断胃癌的符合率为92.22%,对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判定的Kappa系数分别为0.694、0.571(P<0.01),一致性良好。结论术前胃镜活检虽具一定取样局限,但其在胃癌诊断、组织分化分类及病理分型上所发挥的临床价值仍不可忽视,临床应重视活检取材及临床经验累积,严格遵循相关操作及取材规范,或能进一步提升术前胃镜活检诊断胃癌的准确率。 钟玉全 张旭 杨丽 林廷辉关键词:术前 胃镜 活检 胃癌 漏诊 无痛胃镜诊疗术和常规方法治疗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效果对比研究 2016年 探讨无痛胃镜诊疗术和常规方法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 2013 年 4 月至 2014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诊疗,实验组采用无痛胃镜诊疗术治疗,比较两组诊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均得到确诊,患者中 13 例十二指肠,占 42.5%,20 例食道疾病,占 50%;7 例胃部疾病,占 17.5%,均高于对照组(检出率为 75%) (P<0.05) 。结论: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采用无痛胃镜诊疗效果理想,能够减轻患者诊疗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杨丽关键词:消化内科疾病 一种护理采集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采集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壁面的一端铰接有箱盖,所述箱盖上壁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凹槽内部相对侧壁面内部均开设有第一空间,一对所述第一空间内部安装有把手机构,所述箱体侧壁面上安装有一... 杨丽ALBI评分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中老年人群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ALBI评分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的326例中老年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HLF,分为PHLF组66例(20.25%)、对照组260例(79.7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PHLF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对ALBI评分和PLR预测PHLF的效能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HLF组肿瘤直径、术前肝硬化比例、凝血酶原时间、MELD及ALBI评分、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升高(P<0.05),术前PLR、术后剩余肝脏体积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术前PLR(OR=0.728,95%CI:0.541~0.979)、ALBI(OR=1.958,95%CI:1.305~2.938)、术后剩余肝脏体积百分比(OR=0.586,95%CI:0.396~0.868)是中老年肝细胞癌患者发生PHLF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ALBI联合PLR预测PHLF的AUC为0.8955(95%CI:0.852~0.937),灵敏度为82.05%,特异度为84.23%,预测效能显著优于ALBI、PLR(P均<0.05)。结论术前ALBI评分与PLR均是中老年肝细胞癌患者发生PHLF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辅助临床筛选出PHLF高风险人群。 杨丽 罗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