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顾全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针灸
  • 2篇针灸治疗
  • 2篇数据挖掘
  • 2篇灸治
  • 2篇基于数据
  • 1篇电针
  • 1篇调神
  • 1篇心身
  • 1篇心身医学
  • 1篇选穴
  • 1篇选穴规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新生
  • 1篇叶天士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痛经
  • 1篇再灌注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法
  • 1篇针刺法治疗

机构

  • 7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马顾全
  • 5篇彭拥军
  • 3篇冯瑶婷
  • 2篇汪悦
  • 1篇张晶
  • 1篇沈燕
  • 1篇刘晏

传媒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风湿病与关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心身医学探讨“调神”针刺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应用
2024年
该文基于“心身医学”理论探讨“调神”针刺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应用。心身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和中医传统医学理论中的“形神一体观”有着共通之处。原发性痛经虽病位于子宫,但往往同时存在情志异常和气血阴阳失调两大病因病机,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故诊治时不可忽略心身同治,因注重形神同调,以协同增效。该文亦探讨了诸多医家“调神”针刺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经验,针刺通过通督、调心、疏肝、通调三焦以“调神”,调和气血、通经止痛以“调形”,得出治疗原发性痛经应形神并调,立足整体。
张跃马顾全吕鹤群冯瑶婷彭拥军
关键词:心身医学原发性痛经针刺调神
从“甘守津还”理论探讨干燥综合征的辨治思路被引量:7
2023年
“甘守津还”理论源自叶天士的《温热论》,原用于治疗温病,指用甘草补中益胃、生津布津,救胃燥气伤者,引申为以甘味药为主,守护中焦,健脾润燥布津。干燥综合征(SS)是临床常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以口干、眼干为主要临床表现,阴虚津亏是其主要病机。临证可基于“甘守津还”理论,采用甘寒养阴、甘温益气、甘淡渗泄、酸甘化阴等方法治疗SS,使得津液复生,归于正化,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附验案1则以佐证。
马顾全朱文张晶晏婷婷汪悦
关键词:叶天士干燥综合征甘味药津液代谢
电针调控外泌体miR-210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电针调控外泌体(EA-EXO)微小核糖核酸-210(miR-210)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MCAO)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MCAO模型,造模成功后5 min针刺大鼠的“人中(Du26)”和“百会(Du20)”穴,并接电针治疗仪,每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3 d。在第3次治疗后7 h取大鼠血浆,以PKH26试剂标记并提取血浆外泌体。将大鼠分为对照组、MCAO组、EA-EXO组。除对照组外的各组大鼠均进行MCAO造模处理,在造模成功后5 min将电针外泌体在立体定向仪下注入右脑室。于再灌注24 h后,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情况,通过使用2,3,5-三苯四唑氯化染色(TTC)和苏木精-伊红染色(HE)、透射电镜、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价各组大鼠梗死体积、缺血后病理改变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经EA-EXO处理后,与MCAO组比较,EA-EXO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1);脑梗死体积显著下降(P<0.01);神经元病理损伤程度得到缓解与改善;神经元细胞核膜结构缺损较其改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肿胀程度好转,空泡减少。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MCAO组比较,EA-EXO组显著上调CD34、HIF-1α、VEGF及Notch1的表达(均P<0.01)。qPCR检测显示,与MCAO组比较,EA-EXO组显著提高了miR-210水平和CD 34、HIF-1α、VEGF、Notch 1 mRNA水平(均P<0.01)。结论电针可通过调控外泌体miR-210介导的血管新生以缓解缺氧缺血后的神经功能损伤。
彭拥军徐疏影曾春利张浛芮马顾全
关键词:脑缺血电针外泌体血管新生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 水沟穴的临床应用规律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水沟穴的临床应用规律,为临床使用水沟穴治疗相关病症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中有关水沟穴单穴及配伍主治病症的相关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建立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对水沟穴的主治范围、使用方法及配伍腧穴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IBM SPSS STATISTIC 26进行配伍腧穴的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针灸甲乙经》等34本古籍中有效处方253条,涉及166个配伍腧穴。水沟穴主治病症主要涉及内科、五官科、儿科、传染病和外科等,以内科心系及肝胆系病症为主。配伍腧穴中使用频次前5位为合谷、百会、上星、承浆和风府,最常涉及的经脉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特定穴中运用频次最高的为交会穴、五输穴和原穴,主要分布于头颈部,聚类分析中,冰柱图显示2个有效聚类群,树状图获得4个腧穴聚类群。结论:古代使用水沟穴主治病症范围较广,比较重视配伍使用,常使用本经配穴法,重视特定穴的使用,与现代使用规律基本一致。
浦怡婷马顾全吕鹤群冯瑶婷彭拥军
关键词:针灸数据挖掘水沟穴
汪悦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撷萃被引量:10
2016年
汪悦教授有丰富的风湿免疫病治疗经验,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不同证型善用白虎加桂枝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大黄蛰虫丸等经方加减治疗,文章通过医案分析将汪悦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马顾全刘晏汪悦
关键词:经方
针灸治疗脑出血的机制研究进展
2025年
本文以针灸治疗脑出血的机制研究进展为切入点,从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两大方面探讨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脑出血病变机制及针灸干预效果的研究。归纳发现针灸对于血肿压迫、脑水肿、氧化应激、神经细胞死亡、脑血流改变等多个环节都有干预作用,但是目前研究还存在活体研究较少、缺乏辨证论治思维以及针灸的量效和整体调节研究不足等问题。
浦怡婷冯瑶婷吕鹤群马顾全彭拥军
关键词:脑出血针灸干预机制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选穴规律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中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按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按腧穴析出原则提取治疗处方后建立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对腧穴的使用频率、分布部位、归经与归属特定穴等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 26进行腧穴的聚类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腧穴的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针灸大成》等28本古籍中有效处方184条,涉及115个腧穴。针灸治疗偏头痛病症使用频次前5的穴位为风池、合谷、百会、解溪与攒竹;最常涉及的经脉为足少阳胆经、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特定穴中运用频次最高的为交会穴、五输穴与原穴;关联分析显示腧穴间置信度最高的为“合谷-丝竹空”;网络图提示核心腧穴组合为“合谷-风池”;聚类分析获得4个腧穴聚类群。结论:提示古代针灸治疗偏头痛病症内容丰富,重视将不同经脉的腧穴配伍使用,重视特定穴的使用,与现代选穴规律一致。
浦怡婷马顾全沈燕彭拥军
关键词:针灸数据挖掘偏头痛选穴规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