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因芯片高通量检测ALDH2基因多态性及生活习惯与胃癌易感性的相关因素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基因芯片高通量分析乙醛脱氢酶(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结果与胃癌易感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胃癌患者161例。采用DNA芯片高通量测序分析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与胃癌患者的生活习惯,分析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在胃癌早期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及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对ALDH2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和胃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与女性吸烟、饮酒、热食、暴食及食用辛辣和腌制食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H2基因多态性GG、GA及A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胃癌患者ALDH2基因多态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基因芯片测序显示ALDH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与不良生活习惯及胃癌易感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DNA芯片的高通量测序研究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在胃癌早期诊断过程中具有很好的临床效用,且生活习惯与ALDH2基因多态性检验存在相关性,与胃癌易感性存在相关性因素。
- 张磊陈大明冯福梅吴岭
- 关键词:基因芯片易感性胃癌
- 灭滴灵在痔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
- 2016年
- 探讨灭滴灵在痔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对 44 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 2 组(每组 22 人),所有患者均为Ⅲ、Ⅳ度痔,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分别口服灭滴灵(500mg q8 h)和安慰剂。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在术后 6 小时、24 小时、4 天、7 天、14 天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灭滴灵是控制痔术后疼痛的有效方法。
- 陈大明
- 关键词:痔切除术灭滴灵
- 胃癌组织TRAF4和RSK4蛋白表达与腹腔镜根治术后复发的关系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TRAF4、RSK4蛋白表达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将176例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比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胃癌组织中TRAF4和RSK4蛋白表达。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及二者预测复发的效能。结果胃癌组织中TRAF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复发组高于未复发组(P<0.05);胃癌组织RSK4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复发组低于未复发组(P<0.05);最大肿瘤直径>5 cm、低分化、TNMⅢ期、浸润深度T3~T4、淋巴结转移、术后未辅助化疗、TRAF4和RSK4蛋白阳性表达、规律饮食均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均P<0.05);胃癌组织TRAF4、RSK4蛋白联合预测复发的准确度为83.52%。结论胃癌组织TRAF4蛋白高表达、RSK4蛋白低表达,且均与复发有关。
- 吴岭王伟伟陈大明冯福梅何志国张建生
-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根治术术后复发
- 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治疗进展被引量:4
- 2019年
- 疼痛的治疗以减轻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阿片类药物是治疗慢性疼痛常用的药物,而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又是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效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近年来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治疗情况做一综述。
- 杜海鹏冯福梅何志国陈大明张磊张建生
-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便秘
-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IL-2和IL-6浓度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开腹及腹腔镜根治胃癌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IL)-2、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胃癌患者分为开腹手术组及腹腔镜手术组,每组35例;观察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出血量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测定患者手术前后IL-2、IL-6水平。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切口显著小于开腹手术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开腹手术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长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两组手术前IL-2和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明显比术前升高,且腹腔镜手术组IL-2水平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两组术后1 d,IL-2和IL-6均达到最高值,且开腹手术组IL-2水平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组(P<0.01),手术结束及手术后1 d开腹手术组IL-6水平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组(P<0.01)。两组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胃癌运用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小手术切口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肠道功能,IL-2、IL-6升高幅度小且患者手术后的副作用明显下降,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冯福梅陈大明张磊吴岭
- 关键词:开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IL-6
-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西医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由于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且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目前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各种治疗方法效果不一。本文将综述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西医治疗进展。
- 张建生何志国冯福梅陈大明张磊杜海鹏
- 关键词:西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