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
- 作品数:16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从“物我”双因素角度探讨“意象”美的分类及美育实践被引量:1
- 2024年
- 美育实践创新是推进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基于美学理论,融合多学科资源,创新美育实践体验,实现美育育人是高校美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大热点。“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根植于“意象论”的审美实践在高校美育研究中并不多见,存在理论依据、方法、案例缺失等不足。通过解析“意象”生成的2个关键元素“物”与“我”,创构“物我”双因素意象分类法,演绎出“物本”“物境”“物善”“物韵”“物我”5种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连续渐变的“意象”美。同时,以中医本草为载体,运用新方法赏析、创作不同的本草之美,探讨中国美学“意象论”指导审美实践,实现美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增强高校美育实效,为开展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美育实践提供普适性的新方法与新手段。
- 金旻逸李俊松晋永吴平周婉郑小宇
- 关键词:美育实践
- 二香定痛散组方配伍减毒初步研究
- 目的:探求二香定痛散复方配伍减毒中减轻川楝子致肝损伤的最佳药物或组合,为进一步探求减轻川楝子毒性的中药复方配伍减毒规律奠定基础。方法:(1)二香定痛散全方及拆方对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D)测定:取KM小鼠随机分组,
- 梅彩霞齐双岩金若敏宋哲平周婉
- 关键词:定痛散配伍减毒
- 文献传递
- 痔瘘熏洗颗粒对肛门溃疡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痔瘘熏洗颗粒对动物实验性肛门溃疡愈合与抗炎、镇痛、抗菌的作用。方法在大鼠肛门外周粘膜注射冰醋酸制备大鼠肛门溃疡模型,采用小鼠耳肿胀、热板法和扭体法,外用给药观察药物促溃疡愈合、抗炎、镇痛作用,采用试管稀释法观察该药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痔瘘熏洗颗粒外用能明显缩小大鼠肛门溃疡面积和缩短肛门溃疡平均愈合天数,此外还具有对抗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提高小鼠热痛阈值、减少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数及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结论痔瘘熏洗颗粒具有促进大鼠肛门溃疡愈合、抗炎、镇痛和抗菌作用。
- 黄坚郭秋平周婉钱鹏金若敏
- 关键词:抗炎镇痛抗菌
- 逍遥片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对逍遥片 (柴胡 ,当归 ,白术 ,白芍 ,茯苓 ,甘草 ,薄荷 ,煨生姜 )进行保肝及镇痛作用的研究。方法 :测定药物对D 半乳糖胺和四氯化碳模型动物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活性 ;对四氯化碳模型小鼠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对正常小鼠肝组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观察用药后小鼠对热板和冰醋酸致痛的反应性。结果 :逍遥片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血清ALT、AST活性 ;降低肝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升高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 ;还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 ;明显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提高痛阈值。上述作用均与逍遥丸相似。结论
- 黄莉金若敏胡月红高建平周婉孙琪
- 关键词:保肝药理作用镇痛作用
- 川楝子对大鼠长期毒性试验
- 目的观察川楝子连续给药后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取大鼠按不同剂量(120、60g 生药/kg)分组,灌胃给予川楝子,连续45 d。观察给药期间的一般表现,如活动度、毛色等;每周各组大鼠称1次体重,比较各组差异。处理时称重...
- 齐双岩金若敏周婉梅彩霞刘红杰
- 关键词:川楝子长期毒性
- 文献传递
- 基于教育三个基本要素探讨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建设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从教育三个基本要素切入,探讨高校专业课程中德育建设的具体策略。方法:以本校专业课程为例,阐述德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指导原则及实施方法,探讨教育三个基本要素的改革与建设,讨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矛盾控制。结果:在“以‘散点积累’汇聚‘全面提升’”为德育融合指导原则下,通过加强“教育者”自身品德修养,改变“受教育者”单一身份,构建润物无声的“教育影响”,并兼顾受教育者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德育目标的继承性与时代性,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与德育工作的需求点,促进了高校专业课程中德育的量变到质变。结论:专业课程融合“德育”时,对于指导原则、目标确立、要素分析、融合途径、矛盾控制等方面的教学探索,为德育在高校专业课程中的实施提供了数据支持。
- 金旻逸李俊松可燕周婉郑小宇
- 关键词: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专业课程德育
- 川楝子减毒配伍规律初探被引量:21
- 2009年
- 目的:比较不同药性的中药与川楝子配伍应用后对川楝子的减毒作用。方法:小鼠分组,分别单次灌服川楝子或不同药物与川楝子配伍合煎药液,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血清ALT、AST。结果:与川楝子组比较,白芍或小茴香能显著降低其所致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的升高(P<0.05,或P<0.01)。结论:收散配伍的川楝子—白芍与寒温配伍的川楝子—小茴香对川楝子的肝毒性减毒作用较为显著。
- 齐双岩金若敏梅彩霞周婉
- 关键词:川楝子白芍小茴香配伍减毒
- 川楝子对大鼠长期毒性试验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观察川楝子连续给药后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取大鼠按不同剂量(120、60g生药/kg)分组,灌胃给予川楝子,连续45d。观察给药期间的一般表现,如活动度、毛色等;每周各组大鼠称1次体重,比较各组差异。处理时称重,摘取肝脏,双肾,脾脏,胸腺,计算脏器指数;检测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容积(HCT)、血小板计数(PLT)、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IC)及血清ALT、AST、ALP(碱性磷酸酯酶)、TB(血清总胆红素)、BUN(尿素氮)。结果给药15d左右,给药组动物活动减少,四肢无力,药液色粪便增多。持续一周后缓解。体重与正常组比较未出现差异。灌胃川楝子120g生药/kg45d后,大鼠%RETIC值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川楝子60g生药/kg、120g生药/kg45d后,大鼠AST、ALP、BUN值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20g/kg组ALT值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g生药/kg、120g生药/kg组的肝脏肿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0g/kg组的肾脏肿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连续灌胃给予川楝子后,可对肝脏、肾脏及造血系统产生毒性,且随着剂量增加,毒性增强。
- 齐双岩金若敏周婉梅彩霞刘红杰
- 关键词:川楝子长期毒性
- 中药逍遥片改善正常或脾虚小鼠肠运动相关功能被引量:21
- 2003年
- 目的:对逍遥片健脾作用进行实验研究,并与原剂型进行比较。方法:给正常和利血平致脾虚小鼠灌服逍遥片后,采用小肠炭末推进法和测量小鼠体温法、游泳法观察药物对正常小鼠及脾虚小鼠小肠运动、体温及游泳时间的影响。结果:逍遥片能提高正常小鼠小肠推进率15%~30%(t=5.5~13.4,P<0.01);对抗脾虚小鼠亢进的小肠运动,推进率降低23%~32%(t=5.1~8.2,P<0.01),改善小鼠脾虚症状,脾虚体温提高0.7~2.3℃(t=2.1~3.5,P<0.05);正常或脾虚小鼠给药后游泳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为68~99min(t=2.6,P<0.05)和77~88min(t=2.5~6.1,P<0.05)。结论:逍遥片具有健脾益气作用,该作用与原剂型逍遥丸相似。
- 金若敏黄莉周婉胡月红张海桂吴耀平孙琦
- 关键词:中药脾虚小鼠肠运动
- 川楝子与小茴香或/和广木香配伍减毒的长期毒性实验
- 目的:探求二香定痛散复方中减轻川楝子致肝损伤的最佳药物或组合及其探索其减毒机制。方法: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川楝子组、川+茴组、川+广组、川+广+茴组。灌胃,各给药组的给药剂量按照上述实验及前期研究确定的可...
- 梅彩霞齐双岩金若敏周婉宋哲平
- 关键词:长期毒性实验配伍减毒广木香川楝子小茴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