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彩霞

作品数:8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蛋白
  • 2篇神经内科
  • 2篇细胞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内科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C
  • 1篇蛋白质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丁苯酞氯化钠...
  • 1篇丁苯酞注射液
  • 1篇血清
  • 1篇血清HS-C...
  • 1篇血脂

机构

  • 8篇榆林市第二医...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8篇任彩霞
  • 4篇余永平
  • 2篇余凡
  • 1篇李雪

传媒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6和TNF-α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6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其血清hs-CRP、IL-6和TNF-α含量,与健康人4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IL-6、TNF-α水平急性期高于恢复期。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存在hs-CRP、IL-6、TNF-α介导的炎症和免疫反应,随着病情好转,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亦降低。hs-CRP、IL-6、TNF-α的测定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任彩霞冯丙东余永平
抗NMDA受体脑炎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2例经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等进行分析。结果:42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中精神行为异常占86%,不自主运动占64%,意识障碍占57%,癫痫占50%,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占36%,中枢性通气障碍占21%,伴发双侧卵巢畸胎瘤占7%。脑脊液异常率79%,头颅MRI异常率64%,脑电图异常率57%。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以精神症状、不自主运动、癫痫、意识水平降低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常见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预后较好。
任彩霞余永平冯丙东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ICAM-1、TGF-β1、PKC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究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激酶C(PKC)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4例作为对照组。采集病例组患者入院24 h内(急性期)和治疗3周后(恢复期),以及对照组体检时血液标本,检测血清ICAM-1、TGF-β1、PKC水平。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病例组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ICAM-1、TGF-β1、PKC水平与血气分析指标和G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CAM-1、TGF-β1、PKC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P<0.05),恢复期血清ICAM-1、TGF-β1、PKC表达水平及PaCO_(2)低于急性期,而PaO_(2)、pH值及GCS评分高于急性期(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恢复期患者血清ICAM-1、TGF-β1水平与PKC水平呈正相关(r=0.617、0.589,均P<0.05),血清ICAM-1、TGF-β1、PKC水平与PaO_(2)呈负相关(r=-0.613、-0.581、-0.533,均P<0.05),与pH值呈负相关(r=-0.627、-0.615、-0.501,均P<0.05),与GCS评分呈负相关(-0.501、-0.427、-0.516,均P<0.05),与PaCO_(2)呈正相关(r=0.584、0.508、0.576,均P<0.05)。结论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ICAM-1、TGF-β1、PKC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
任彩霞余永平姜超孔静渊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细胞间黏附分子-1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激酶C
一种神经内科用的缓解神经痛的按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神经内科用的缓解神经痛的按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箱盖,所述第二箱盖的顶部对称开设有环形口,所述箱体的内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箱体内支撑板的...
任彩霞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及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2次/d,持续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NIHSS(9.22±9.76)及mRS(2.9±0.97)较对照组NIHSS(11.06±3.98)及mRS(3.31±0.99)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
任彩霞余凡余永平
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抑郁状况[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分别为(10.62±2.85)分、(7.52±1.3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3±1.52)分、(11.64±2.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5-HT、NE水平分别为(148.65±21.28)μg/L、(4.76±1.0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40±19.45)μg/L、(3.80±0.61)μg/L,血清Hcy水平为(10.25±2.77)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2±3.80)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后者起效快,可改善血清Hcy水平和单胺类递质代谢,且安全性较高。
任彩霞余凡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重性抑郁障碍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
一种神经内科多功能检查器
本实用新型涉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神经内科多功能检查器,包括主体,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锤头,主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杀毒灯,主体的侧部开设有对接孔,对接孔内可拆卸连接有握柄,握柄内设置有测量尺、刺针和瞳孔对比带,握柄...
任彩霞
DNA和RNA氧化损伤与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脑梗死大约占卒中人数的10%,单纯治疗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对该病的预后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本研究主要探讨DNA和RNA氧化损伤与脑梗死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入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73例,男性89例,女性84例,年龄40~83岁,平均(61±7)岁,既往高血压病史患者89例,高血脂症患者51例,房颤病史患者12例,冠心病史患者21例。
任彩霞李雪
关键词:住院治疗病死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