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娇娇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新闻
  • 2篇新媒体
  • 2篇营销
  • 2篇优劣势
  • 2篇劣势
  • 2篇媒体
  • 1篇大战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品牌
  • 1篇电视深度报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新闻传播
  • 1篇新闻记者
  • 1篇新闻伦理
  • 1篇一汽
  • 1篇义气
  • 1篇营销模式
  • 1篇营销模式分析
  • 1篇整合营销
  • 1篇失范

机构

  • 9篇长春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于娇娇
  • 7篇张思远
  • 2篇张梦宁
  • 1篇吴德胜
  • 1篇杨亮亮

传媒

  • 4篇传播力研究
  • 2篇科技传播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新媒体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无人机新闻的优劣势及发展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新闻传播行业的从业人员越来越重视无人机新闻。无人机新闻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无人机新闻发展的现状、优势、劣势做了分析,并对无人机新闻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张思远于娇娇
关键词:传媒行业
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传播的发展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自"大数据"一词走入我们的生活以来,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商业运作模式和人们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闻传播作为信息传播的一部分,在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信息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数据简要介绍,揭示其对当代新闻传播产生的深刻影响,并提出新闻媒体的发展之路,从而使新闻传播事业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于娇娇张思远
关键词:大数据新闻传播
从FB表情包大战看网络表情的传播优势被引量:4
2016年
网络表情延伸了人情感,它的表达比文字更易于与受传者产生共鸣。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它就被用于交流,而随着制图软件的发展,表情图像的制作技术逐渐普及,它的使用也愈发广泛。本文将从FB表情包大战对表情包的使用状况研讨网络表情的传播优势,以及这些优势带来的网络把关难度。
吴德胜张梦宁于娇娇
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文化产品营销模式分析——以故宫博物院为例被引量:5
2017年
新媒体时代下,承载传递历史与弘扬文化使命的博物馆文化产品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行力量,开始利用新媒体塑造自身形象,加强自身的传播及营销。本文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文化产品营销的特点,并提出发展策略。
于娇娇张思远
关键词:文化产品整合营销
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深度报道探究
2017年
深度报道诞生于40年代,是一种反映重大问题、深入挖掘并阐明因果关系的报道方式,是报纸为了应对广播电视的冲击发展而来的。深度报道包括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揭黑性报道等,深度报道也最能体现媒体的专业性。在当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这对电视深度报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张思远于娇娇
关键词:新媒体
机器人新闻的优劣势及记者与高校的应对策略被引量:2
2016年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的进步,机器人记者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国外的新闻媒体如《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等,国内的腾讯新闻、新华社等纷纷使用机器人编写新闻。机器人新闻与传统记者采写的新闻相比,既有优势,又有不足,这就对我国新闻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国培养新闻人才的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张思远于娇娇杨亮亮
关键词:新闻记者高校
品牌资产视角下的一汽—大众公司大众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汽车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和销售大国。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强有力的武器。信誉度...
于娇娇
关键词:品牌资产品牌忠诚度
文献传递
从脉动“义气节”看品牌自创节日营销策略
2016年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节日营销越来越被受众所欢迎和接受,节日营销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商家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开始推出一系列具有特色化的营销节日,品牌自创营销节日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对脉动"义气节"进行分析,梳理出品牌自创节日营销的特点和亮点,为以后的节日营销提供借鉴。
于娇娇张思远张梦宁
关键词:节日营销情感诉求
当今环境下新闻伦理失范探究被引量:1
2017年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从各种渠道接收着新闻,也正是新技术的发展为受众增加了话语权。受众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分析,所以,一些违背新闻伦理的新闻报道饱受诟病,"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媒介审判"、"缺乏人文关怀"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些新闻伦理失范的现象不仅会给受众形成错误的舆论引导,还大大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
张思远于娇娇
关键词:新闻伦理失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