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月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细胞癌组织
  • 2篇护理
  • 2篇基因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2篇肝细胞癌组织
  • 2篇癌组织
  • 2篇鼻咽
  • 2篇鼻咽癌
  • 1篇动静脉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穿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血气
  • 1篇血性
  • 1篇预后
  • 1篇预后不良

机构

  • 9篇蚌埠医学院第...
  • 5篇蚌埠医学院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市第三人...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作者

  • 9篇杨月
  • 3篇陆进
  • 2篇陶恒
  • 2篇邱兆磊
  • 1篇卢兴浩
  • 1篇张浩轩
  • 1篇俞鹏
  • 1篇邵东芳
  • 1篇刘冬播
  • 1篇纪忠
  • 1篇陈传好
  • 1篇杜召辉
  • 1篇陆进
  • 1篇王振杰
  • 1篇陈洁
  • 1篇张培培
  • 1篇葛婧

传媒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多种基因数据库分析乳清酸性蛋白4-二硫键核心结构域2(WFDC2)在卵巢癌中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乳清酸性蛋白4-二硫键核心结构域2(WFDC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利用Bio GPS数据库、Oncomine数据库以及癌症细胞系百科全书(CCLE)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WFDC2基因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表达、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以及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和卵巢癌患者预后生存分析。结果 Bio GPS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WFDC2在正常卵巢组织不表达; Oncomine数据库检索出417例样本,WFDC2表达水平有差异意义的结果 34项,其中WFDC2表达增高19项,WFDC2表达降低15项;对符合设定条件的7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发现,WFDC2在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 CCLE分析结果显示WFDC2在卵巢癌细胞系中也呈高表达状态; 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结果显示WFDC2高表达组的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显著延长。结论 WFDC2在卵巢癌组织高表达,且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生存显著相关。
陆进杨月闫坤邓竹琴张浩轩
关键词:卵巢癌基因
鼻咽癌基因表达谱的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基因表达谱的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首先从基因表达数据集(GEO)下载NPC基因表达谱数据,并利用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软件CIBERSORT的R软件包分析NPC中22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其次,利用GEO2R筛选差异基因,并通过R Studio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然后再分别利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以及Cytoscape软件的Degree算法筛选关键基因;最后分析关键基因在NP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与免疫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NPC中M0型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和γδT细胞等表达水平虽有增高,但差异不显著;而B记忆细胞和静息CD4+T记忆细胞表达减少,且差异显著。NPC中单核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r=0.99)、浆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r=0.88)、活化的肥大细胞与活化的树突状细胞(r=0.75)等呈正相关,而M1型巨噬细胞与B记忆细胞(r=-0.71)和活化的CD4+T记忆细胞(r=-0.63)呈负相关。此外,NPC差异基因的GO主要富集在与纤毛运动有关的功能上,KEGG主要富集在与细胞色素P450有关的通路上;卷曲螺旋结构域39(CCDC39)是NPC的关键基因,在NPC中高表达,且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而B记忆细胞的低表达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结论NPC微环境中分布大量免疫细胞,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表达有差异,但以B记忆细胞对NPC患者的预后影响最显著。
杨月张培培张浩轩陆进
关键词:鼻咽癌肿瘤微环境基因
肝细胞癌组织CC趋化因子配体23(CCL23)表达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意义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配体23(CCL2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利用GEPIA、HCCDB、MetaScape、TOMER、TISIDB,Kaplan-Meier Plotter等在线数据库分析CCL23在HCC组织的表达水平、表达基因及其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肿瘤细胞纯度的相关性、免疫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和对患者生存预后意义.结果CCL23在HCC各期均低表达,并且与HCC肿瘤细胞纯度负相关,低表达CCL23的HCC患者的生存期短预后差.CCL23在HCC中共表达基因的GO功能和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免疫细胞活化和补体系统激活等.CCL23是HCC中最强的趋化因子,可与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CCR2、CCR7和CXC趋化因子受体6(CXCR6)等多种受体结合而发挥对免疫细胞的趋化作用,其中对效应CD8^+T细胞和巨噬细胞趋化作用最明显.结论HCC组织CCL23低表达,不利于HCC患者抗肿瘤免疫防御作用的发挥,显著缩短HCC患者的生存期.
陆进杨月俞鹏陶恒卢兴浩王黎源刘冬播陈云帆陈传好
关键词:趋化因子
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在肝细胞癌组织高表达且与预后不良相关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意义。方法首先利用肿瘤生存(Tumorsurvival)和肝细胞癌整合分子数据库(HCCDB)分析HCC组织PTTG1及其共表达基因的表达情况;再利用cBioPortal、MetaScape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PTTG1基因在HCC中共表达基因的突变、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情况,并分析共表达基因对HCC患者总体生存(OS)的影响;最后利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库(TIMER)数据库分析PTTG1基因在HCC免疫微环境中的表达及与免疫细胞的关系,并分析各种免疫细胞对HCC患者OS的影响。结果PTTG1基因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且不利于HCC患者的OS;PTTG1基因在HCC中有19个显著共表达基因,并且其共表达基因在HCC中也高表达,同样不利于HCC患者的OS;PTTG1基因及其共表达基因的GO功能主要富集在细胞分裂、有丝核分裂和蛋白激酶结合等功能上,而KEGG富集在细胞循环、p53信号通路和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感染等通路上;PTTG1及其共表达基因在HCC中均发生一定的突变,并显著缩短HCC患者的OS和DFS;PTTG1基因在HCC免疫微环境中与各种免疫细胞的表达正相关,但各种免疫细胞的表达同样也不利于HCC患者的OS。结论PTTG1高表达不利于HCC患者的生存预后。
陶恒杨月陈洁陆进
关键词:肝细胞癌
不同液体限制性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及动静脉血气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限制性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及动静脉血气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筛选相对理想的复苏液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4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复苏液体采用醋酸钠林格液,对照组复苏液体采用乳酸钠林格液,复苏方法均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分别于开始复苏前、复苏30 min和复苏1 h后采集外周静脉、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液样本,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IL-6、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以及复苏前和复苏1 h后动脉血乳酸、动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静脉氧分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及动静脉血气的变化,观察两种液体的复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复苏前的一般情况及IL-4、IL-6、IFN-γ、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复苏30 min及1 h后,两组休克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均升高,除复苏后30 min至复苏后1 h之间IL-4和IFN-γ的升高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通过对升高幅度的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可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复苏后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释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两组患者IL-4和IFN-γ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复苏后,血乳酸值在观察组降低、对照组轻度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静脉氧分压改变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相比乳酸钠林格液,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失血性休克患者,能更好地抑制外周血中的TNF-α及IL-6的表达,并能够降�
王如意杨月杜召辉纪忠邱兆磊王振杰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细胞因子类白细胞介素类
孕妇桡动脉穿刺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为孕妇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找一种更好穿刺方法。方法:解剖12只红色乳胶动脉灌注过的成人女性游离上肢标本的桡动脉,观察桡动脉的走形并测量在桡骨茎突内侧处的血管直径;对出现呼吸困难的89例孕产妇随机采用60°进针法(对照组)和垂直进针法(观察组)采集桡动脉血,比较两组穿刺方法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桡动脉在桡骨茎突内(1.16±0.26)cm,直径为(2.42±0.46)mm;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穿刺后出现疼痛情况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垂直进针法相对于60°进针法是一种较好的孕妇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的方法,适合产科临床护理应用。
杨月陆进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孕妇
体质指数对鼻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2021年
目的分析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搜集2010年至2020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59例NPC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以及颈部转移状态等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NP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NP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共有NPC患者159例,其中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61例,无淋巴结转移的98例;男性121例,女性38例;以40~60岁为主,且大部分患者的BMI介于18.5~24之间。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显著影响NP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P<0.05);风险预测模型显示超重和肥胖的NP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较低体重和正常体重高。结论BMI是影响NP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浩轩陆进杨月方美芳
关键词:鼻咽癌淋巴结体质指数
妇产科护理中术后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对妇产科术后护理中的感染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减少感染情况发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0例妇产科住院患者,分产科组(n=250)和妇科组(n=250);产科组又分为剖宫产(n=189)和顺产(n=61),妇科组再分微创手术(n=158)和常规手术(n=92);对患者术后感染问题进行分析。结果:500例中共发生感染患者43例,占总数的8.6%;产科患者189例实施剖宫产,29例感染,感染率15.3%;61例采取顺产,3例感染,感染率4.9%。妇科手术感染患者共11例,占妇科患者4.9%,其中微创手术158例,感染3例,感染率1.9%;常规手术92例,感染8例,感染率8.5%。妇产科患者感染部位主要发生在手术创口、宫腔及泌尿系统。结论:妇产科护理人员需要针对不同手术方式,规范各项操作,严格控制术后感染,降低妇产科的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
杨月邵东芳卢婷婷顾梦茹杨瑞瑞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
心理干预联合人文关怀对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人文关怀对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行急诊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80例,按急诊手术前后顺序简单随机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联合人文关怀。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和人文关怀可促使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加快患者康复进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杨月曹贤花葛婧邱兆磊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心理干预人文关怀脾破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