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伟 作品数:4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心力衰竭检测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6年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其发生发展伴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各种体液因子的复杂变化。心衰标志物的检测是诊断心衰最方便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标志物是尿钠肽,但其对心衰的诊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探究其他敏感可靠的检测指标,对于心衰的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现临床上广泛应用以及近年研究认为极具应用前景的心衰检测标志物做一综述。 敖伟 唐方明关键词:心力衰竭 标志物 尿钠肽 尿肾损伤分子-1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介入后对比剂致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意义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尿肾损伤分子-1(KIM-1)和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介入后对比剂致急性肾损伤(CI-AKI)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351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检测术前及术后12、24、48 h血清肌酐(Scr)和血清胱抑素C(CysC)、尿KIM-1水平,比较43例CI-AKI和43例对照者Scr、CysC、KIM-1水平。结果对照组术后Scr、CysC及KIM-1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及同时点对照组比较,CI-AKI组术后各时点KIM-1水平、术后24h和48 h Scr水平、以及术后24 h Cys 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或0.05)。CI-AKI组术后24 h Scr与KIM-1及CysC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8与0.629,均P<0.01)。结论联合检测尿KIM-1和血清CysC水平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CI-AKI。 包浔娜 唐方明 李鸿杰 叶丽冰 敖伟 何星球 陈冠鹏 王格社 郑云龙关键词:肾损伤分子1 A型血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6年 探讨A型血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12年03月至2015年08月收治的556例疑诊冠心病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血型分为两组:A型血组(n=168),非A型血组(n=388),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A型血与冠心病的相互关系。结果:A型血组和非A型血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及吸烟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型血组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A型血组(χ2=11.193,P<0.05);A型血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82±1.02)vs(2.43±0.95)mmol/L]和总胆固醇水平[(4.47±1.21)vs(4.16±1.13)mmol/L]明显高于非A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6、2.907,P<0.05)。结论:A型血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其可能是通过影响血脂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唐方明 敖伟 吴聪聪 包浔娜 陈冠鹏 何星球关键词:冠心病 A型血 胆固醇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 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71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IPo C组(n=37),再灌注开始3 min内,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而IPo C组给予30 s再灌注/30 s再闭塞的3次循环。检测术前及术后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并记录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2 h内心律失常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Po C组术后TNF-α、hs-CRP、MDA、NT-pro BNP、CK-MB水平及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P<0.05或0.01),而SOD及LVEF水平升高(P<0.05)。结论 IPo C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炎症、氧化应激反应等机制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A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唐方明 李鸿杰 敖伟 王格社 陈冠鹏 叶丽冰 吴聪聪 包浔娜 何星球 郑云龙关键词:缺血后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