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6H指数:7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氮添加对高寒草地土壤磷素组分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氮沉降(N deposition)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近几十年来,在人为干扰和自然因子的共同影响下,青藏高原东缘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氮沉降水平持续上升。使生态系统的限定因子转化为氮、磷...
- 李冬梅
- 关键词:土壤有机磷土壤无机磷磷酸酶活性
- 饲草型小黑麦的遗传图谱构建及草产量和抗锈病相关基因的QTL定位
- 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由小麦属(Triticum)和黑麦属(Secale)物种经属间有性杂交人工培育成的优良饲草,成为世界畜牧业发展的一种新型饲料作物,在饲草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经济利益。本试验利用性...
- 李冬梅
- 关键词:小黑麦ISSR标记QTL定位
- 小黑麦杂交F_1代真假杂种的ISSR标记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为了给ISSR标记技术应用于小黑麦杂种鉴定提供参考,利用ISSR标记对小黑麦品系P1和P_2有性杂交得到的F_1代群体进行分子鉴定,同时结合田间表型调查结果对F_1代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6个杂交F_1代单株中,52个为真杂种,其中,5个单株无主茎、未结实,1个生长后期死亡。14条ISSR引物对46个正常结实真杂种扩增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61.19%,其中,UBC822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100%,UBC808和UBC815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均为75%。F_1代群体和父母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2~0.94,说明杂交后代产生了丰富的遗传变异。聚类分析将杂交F_1代群体和父母本在阈值0.748处分为3大类群,第1类群包括1份材料(父本,P1),第2类群包括1份材料(母本,P_2),第3类包括46个杂交F_1代单株;杂交F_1代与父母本的遗传距离较远,先与母本聚为一类,之后与父本聚为一类。田间调查结果表明,7个性状中,除株高偏向于父本外,分蘖数、有效分蘖数、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均偏向于母本,与父本的差距较大,这与ISSR分析结果基本相吻合。
- 郭建文李冬梅田新会杜文华
- 关键词:小黑麦杂种鉴定ISSR
- 小黑麦新品系与年份的互作效应及产量稳定性研究
- 论文通过研究小黑麦新品系株高、草产量和营养成分年份间的变化,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高产稳产和营养价值较高的品系,为小黑麦新品种登记鉴定基础。结果表明:不同小黑麦种质在不同种植年份的株高和鲜(干)草产量均...
- 李冬梅田新会杜文华
- 关键词:小黑麦草产量营养成分灰色关联分析法
- 饲草型小黑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抗锈病基因的QTL定位
- 以性状差异较大的2个小黑麦品系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包含184个株系的F2分离群体为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筛选得到的14对多态性引物对小黑麦F2代群体进行扩增,运用Joinmap4.0作图软件对小黑麦F2代群体进行遗传连...
- 赵方媛李冬梅田新会杜文华
- 关键词:小黑麦ISSR标记
- 小黑麦新品系的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研究被引量:55
- 2016年
- 论文通过研究小黑麦新品系(Triticale Wittmack)(P1,P2,P3,P4,P5)在2013年和2014年的株高、草产量和营养价值以筛选高产稳产和营养价值较高的品系,为小黑麦新品种登记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不同小黑麦新品系的株高和鲜(干)草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3的平均鲜(干)草产量最高,其次为P2;各小黑麦品系2014年的平均株高和鲜(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2013年;小黑麦新品系P3在2013年的株高、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最高。参试小黑麦新品系的粗蛋白含量(Crude Protein,CP)和中(酸)性洗涤纤维(Neutral/Acid Detergent Fiber,NDF/ADF)也存在显著差异,P2的CP含量最高,P3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P1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不同年份间的CP,ADF和NDF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小黑麦新品系中,P3的综合性状最好,其次为P2,以上2品系可进一步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申报登记小黑麦新品种。
- 李冬梅田新会杜文华
- 关键词:小黑麦草产量营养成分灰色关联分析法
- 饲草型小黑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抗条锈QTL定位
- 为构建小黑麦F2代群体的遗传图谱,并对抗条锈病QTL进行定位,本研究以小黑麦杂交F2代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ISSR分子标记筛选得到的14对多态性引物对其进行扩增,运用Joinmap4.0作图软件构建了1张小黑麦遗传连锁图...
- 赵方媛李冬梅田新会杜文华
- 关键词:小黑麦ISSR标记
- 5个小黑麦新品系的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被引量:32
- 2016年
- 本文研究了5个小黑麦新品系(Triticale Wittmack)的物候期、田间抗病性、株高、种子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对种子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P2的实际和预测的种子产量均最高,抗锈病能力最强,为最好品系;在种子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重对种子产量的正向直接效应最大,在小黑麦育种中应首先考察穗粒重这一性状,同时考虑穗长与穗粒数、穗粒重与穗粒数之间关系的协调均衡。
- 李冬梅田新会杜文华
- 关键词:小黑麦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
- 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在甘肃临洮灌区的生产性能研究被引量:18
- 2016年
- 通过研究10个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的株高、枝条数、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综合评价,以系统了解其在甘肃省临洮灌区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小黑麦品系中P7的株高最高为156cm,与石大1号(CK1)、中饲1048(CK2)和其他品系均有显著差异(P<0.05);P1的枝条数最多,达1 050.67万/hm^2,除与P13和P22无显著差异外,与CK1,CK2和其他品系均有显著差异;P13的干草产量最高,为19.50t/hm^2,除与P22无显著差异外,与CK1,CK2和其他品系间均有显著差异;小黑麦品系的株高与枝条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枝条数与干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1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与CK1,CK2和其他品系有显著差异;P24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与CK1,CK2和其他品系有显著差异;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品系为P24,与CK1,CK2和其他品系均有显著差异。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小黑麦品系P1、P13、P22、P29和P39的综合性状优于国家小黑麦区域试验对照品种CK1和CK2,应进一步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审定登记小黑麦新品种。
- 李冬梅田新会杜文华
- 关键词:饲草型小黑麦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
- 小黑麦杂交F1代鉴定及ISSR多态性分析
- 本试验通过对小黑麦(Triticale)品系P1和P2有性杂交得到的F1代群体进行田间表型鉴定及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为杂种鉴定和基因型多态性分析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66个杂交F1代单株中14个单株为假杂种,...
- 郭建文李冬梅田新会杜文华
- 关键词:小黑麦杂种鉴定IS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