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庆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乳
  • 2篇产后缺乳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泌乳素
  • 1篇血性
  • 1篇压豆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症状
  • 1篇止痛
  • 1篇疼痛
  • 1篇剖宫产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中医
  • 1篇子宫
  • 1篇子宫腺
  • 1篇子宫腺肌
  • 1篇子宫腺肌病

机构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5篇李庆
  • 3篇蒋运兰
  • 1篇安雪梅
  • 1篇钟磊
  • 1篇钟薇
  • 1篇李健琼
  • 1篇吴英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四川中医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产后缺乳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产后缺乳可直接降低纯母乳喂养率,不利于母婴健康。关于产后缺乳的机制尚无定论,可能与分娩情况、母体因素、婴儿因素、药物与化学物质等因素有关。该文综述了产后缺乳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识别产后缺乳高危人群及预防母乳不足提供参考。
李栋霜(综述)蒋运兰谢红梅李庆陈曾丽(审校)
关键词:产后缺乳影响因素
杵针对剖宫产产妇缺乳症状及血清泌乳素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杵针对剖宫产产妇缺乳症状及血清泌乳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123例剖宫产缺乳产妇,按照区组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61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实施剖宫产缺乳常规治疗,做好哺乳指导,促乳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辨证实施杵针技术。每日一次,连续干预5 d,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干预前及干预第1、2、3、4、5天后患者的泌乳量、乳房充盈度、乳汁淤积程度、乳汁粘稠度评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产妇的血清泌乳素。结果不同时间点的泌乳量评分组间比较:干预前2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起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乳房充盈度评分的组间比较:干预前1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起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乳汁淤积度评分组间比较:干预的前2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起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乳汁黏稠度评分组间比较:干预前3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起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泌乳量、乳房充盈度、乳汁淤积程度、乳汁粘稠度评分四项指标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组间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泌乳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杵针可提高剖宫产后缺乳产妇的泌乳量,增加乳房充盈度,改善乳汁淤积程度,增加乳汁粘稠度,促进血清泌乳素分泌。
蒋运兰李栋霜钟薇钟磊陈谨李庆卢宇彤刘露
关键词:产后缺乳剖宫产
耳穴压豆在子宫腺肌病患者海扶术中的止痛疗效观察
2024年
探讨耳穴压豆疗法在减轻子宫腺肌病海扶治疗术中患者疼痛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2020年12月-2022年2月在我院行海扶治疗的子宫腺肌病103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试验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干预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VAS评分、手术时长、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试验组的术中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手术时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疗法有助于降低减轻子宫腺肌病海扶治疗术中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减轻疼痛程度,缩短手术时长。
李健琼刘芮寒李庆
关键词:耳穴压豆子宫腺肌病疼痛
老年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脑膜炎1例报道
目的李斯特菌脑膜炎病情凶险,预后较差。本文拟报道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收治1例老年李斯特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方法患者,男,61岁,因"发热、头痛4天"于2015.3.22入院。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嗜睡、...
李庆吴英罗媛媛商慧芳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细菌性脑膜炎
文献传递
中医精准康复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索中医精准康复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康复科住院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精准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MA)、神经功能(NIHSS)、日常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FMA得分、SF-36各个维度得分、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在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FMA得分、SF-36各个维度得分、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IHSS评分观察组干预后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NIHSS观察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精准康复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质量、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效果。
安雪梅蒋运兰李庆钟克龙孔云
关键词:中医康复缺血性脑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