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静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幼苗
  • 3篇幼苗生长
  • 3篇玉米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生物信息学分...
  • 3篇种子
  • 3篇种子萌发
  • 3篇萌发
  • 3篇苗生长
  • 3篇结构特征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家族
  • 3篇阿拉伯半乳糖...
  • 2篇蛋白
  • 2篇稻种
  • 2篇水稻
  • 2篇水稻种
  • 2篇水稻种子
  • 2篇水稻种子萌发

机构

  • 9篇湖北第二师范...
  • 5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1篇钟静
  • 3篇胡颖
  • 2篇刘杉
  • 2篇黄晶晶
  • 2篇熊校勤
  • 1篇曾国平
  • 1篇肖长生
  • 1篇张洪权
  • 1篇谭芬
  • 1篇杨应
  • 1篇魏晶
  • 1篇饶胜
  • 1篇吴小明
  • 1篇陈亚波
  • 1篇陈大鹏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物技术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aCl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究水稻品种的耐盐性,以湖北省广泛种植的5个水稻品种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水平(0、50、100、150、200mmol·L^(-1))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粳稻和籼稻对NaCl胁迫耐受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中低浓度NaCl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较弱,而高浓度NaCl对水稻种子萌发具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同时NaCl胁迫对5种水稻幼苗的生长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粳稻笑丰6号表现出较好的NaCl胁迫耐受性,而籼稻金优152和两优289的NaCl胁迫耐受性较差。
钟静陈大鹏
关键词: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NACL胁迫
拟南芥胚胎发育中AGPs的功能及AtAGP11过表达植株的表型分析
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rabinogalactan proteins, AGPs)属于富含脯氨酸/羟脯氨酸糖蛋白(proline/hydroxyproline-rich glycoprotein superfamily, ...
钟静
关键词:拟南芥阿拉伯半乳糖蛋白子叶花丝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铅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以湖北省广泛种植的5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硝酸铅水平(0、50、100、300、500 mg/L)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粳稻和籼稻对铅离子胁迫的耐受性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硝酸铅对粳稻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硝酸铅对所有水稻种子萌发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硝酸铅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同时铅离子胁迫对5种水稻幼苗的生长都呈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在5种水稻品种中,粳稻表现出较好的铅离子胁迫耐受性。
钟静饶胜刘杉黄晶晶
关键词:SATIVA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锌胁迫对薏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以薏苡种子为试材,采用室内发芽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锌胁迫对薏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探究薏苡抵抗重金属锌胁迫的可能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高浓度硫酸锌(80 mg·L-1和100 mg·L-1)导致薏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显著降低;但是低浓度硫酸锌(20 mg·L-1)即可明显抑制幼苗的生长,其中硫酸锌对根的影响要远大于对苗高的影响。随着硫酸锌浓度的升高,丙二醛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先轻微下降后逐渐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先微弱上升后显著下降;脯氨酸含量随着硫酸锌浓度的升高而上升,而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着硫酸锌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
钟静王亮节曾国平黄纯
关键词:薏苡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锌胁迫
基于Web Services的三维空间数据表达与传输研究
钟静
关键词:WEB服务网络GIS地理标记语言三维GIS
玉米FLA蛋白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7年
类成束阿拉伯半乳糖蛋白(fasciclin-like arabinogalactan proteins,简称FLA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的富含羟脯氨酸的糖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已公布的玉米蛋白数据库确定了26个FLA蛋白,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发生树、蛋白结构和功能域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LA蛋白氨基酸长度在249~682个之间,理论等电点在4.99~10.76之间,主要定位在质膜上,多数为疏水性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等元件组成;部分蛋白空间结构具有较强保守性。
钟静胡颖陈亚波宋群星
关键词:玉米蛋白家族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理化性质结构特征
玉米XYLPs基因家族表达模式及其蛋白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玉米木质形成素类阿拉伯半乳糖蛋白(xylogen-like arabinogalactan proteins,XYLPs)基因家族的表达模式和蛋白结构进行了分析。ZmXYLPs基因家族成员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偏好性。基因复制事件不仅在基因家族成员数量的扩张和进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可能引起基因表达部位的扩张。根据ZmXYLPs蛋白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其中仅ZmXYLP10/13/14蛋白存在N连接的糖修饰位点,其余ZmXYLPs蛋白均为O连接糖修饰位点。结果显示,玉米ZmXYLPs的生物学功能可能与其糖基侧链有关,并且其作用并不局限于维管组织发生过程,可能也参与生殖发育过程。
钟静谭芬张洪权熊校勤黄丽霞
关键词:玉米蛋白结构
小檗碱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PC3细胞分为A、B、C、D、E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25、50、75、100μmol/L小檗碱培养,对照组只加dd H2O。观察培养24、48 h时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另取培养48 h时PC3细胞(观察组),加入终浓度为75μmol/L小檗碱培养,对照组只加细胞培养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检测剪切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结果随浓度升高,A、B、C、D、E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P均<0.05;随培养时间增加,A、B、C、D、E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P均<0.05。培养48 h时观察组及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4.43%±5.69%、2.51%±0.86%,观察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培养48 h时观察组细胞Cleaved-Caspase-3、Bax、Bcl-2、LC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0.02、0.56±0.03、0.37±0.03、0.10±0.01,对照组分别为0.15±0.04、0.41±0.03、0.58±0.04、0.11±0.0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细胞Cleaved-Caspase-3和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升高,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而LC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小檗碱可抑制PC3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小檗碱可上调Cleaved-Caspase-3、Bax表达,抑制Bcl-2表达有关。
钟静刘杉杨应魏晶黄晶晶熊校勤
关键词:小檗碱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自噬
大豆FLAs蛋白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基于已公布的大豆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大豆类成束阿拉伯半乳糖蛋白(fasciclin-like arabinogalactan proteins,FLAs)基因,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保守基序、功能域、系统发生树、蛋白质二级结构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从大豆基因组中共鉴定出33个FLAs,其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长度在237~455 aa,分子质量在25.483 0~50.578 5 ku,理论等电点在4.33~9.56。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Gm FLAs均定位在质膜上(其中Gm FLA4/25也可定位在叶绿体中)。Gm FLAs含有1~2个该家族的保守成束蛋白质结构域(fasciclin domains,FAS)。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大豆和拟南芥FLAs的同源性不高。Gm FLAs二级结构均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等元件组成,其中,延伸链的比例最低,无规则卷曲比例最高。
钟静吴小明胡颖
关键词:大豆理化性质结构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
玉米木质形成素类AGP蛋白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鉴定玉米木质形成素类AGP蛋白(Xylogen-like arabinogalactan protein,XYLP)基因家族成员,并预测分析其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和系统发生树。[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玉米XYLP成员,对其蛋白的理化性质、疏水性、亚细胞定位、系统发生树、结构域、蛋白质二/三级结构等方面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从玉米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6个Zm XYLPs基因;其蛋白产物全长在126-304氨基酸之间,理论等电点在5.53~9.18之间,不稳定系数在25.19~55.66之间,平均疏水指数在-0.098~0.698之间,主要定位在质膜上;二级结构均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组成,但是三级结构各不相同。[结论]Zm XYLPs多数是定位在质膜上的疏水稳定性蛋白,其中13个Zm XYLPs和At XYLPs分别聚在两个独立进化分支中。Zm XYLPs二级结构元件的比例和相继次序各不相同,其聚合角度和空间相邻关系也存在明显差异。
钟静胡颖
关键词:玉米阿拉伯半乳糖蛋白结构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