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鹏飞
- 作品数:16 被引量:38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杨梅素对高脂喂养小鼠代谢及自发活动节律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杨梅素对高脂喂养小鼠代谢情况及自发活动节律的影响。方法:6周龄清洁级C57BL/6雄性小鼠15只,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CON)、高脂饲料组(HFD)、高脂饲料+杨梅素组100 mg/(kg·d)组(HFD+MYR)。从干预第10周开始使用Clocklab生物节律采集分析系统记录三组小鼠自发活动数据。干预第13周结束,检测三组小鼠体重、血脂数据。结果:与CON组相比,HFD组体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升高(P<0.001),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01),活动峰值时相(Activity phase)显著后移(P<0.001),自发活动量中值(Activity mesor)和总自发活动量(Total counts)明显增加(P<0.05),HFD+MYR组体重和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1),活动峰值时相显著后移(P<0.001),自发活动量中值和总自发活动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HFD组相比,HFD+MYR组体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5),活动峰值时相明显前移(P<0.05),自发活动量中值和总自发活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杨梅素可改善高脂喂养小鼠的代谢状态及减轻小鼠自发活动节律紊乱。
- 郎和东周敏候鹏飞黄力姚宇陈卡
- 关键词:高脂膳食杨梅素生物节律
- 二氢杨梅素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心肌糖吸收与糖酵解作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的改善效应,并探索其对心肌组织糖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C57BL/6J小鼠建立DCM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ON)、糖尿病心肌病组(DCM)、糖尿病心肌病加DHM干预组(DCM+DHM),每组15只,干预时间13周。小鼠处死前,检测超声心动图和葡萄糖耐量。处死后,检测心肌组织学(HE、透射电镜、Masson、Sirius Red染色)及血清生化指标,免疫荧光染色和q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糖吸收和糖酵解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RNA-Seq技术检测分析心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注释。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CM组小鼠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显著降低,心肌组织有炎性细胞浸润,心肌损伤血清学标志物CK、CK-MB、LDH显著升高(P<0.01),心肌纤维化明显,同时伴有纤维化相关分子TGF-β1、α-SMA、Timp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糖脂代谢指标包括糖耐量、血糖、TC、TG、LDL-C、HDL-C异常(P<0.05,P<0.01)。DCM组小鼠心肌组织中葡萄糖吸收相关基因GLUT1、GLUT4及糖酵解相关基因HK1、HK2、PFK、LDH、PKM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DHM干预后,可以显著改善DCM小鼠心功能、心肌纤维化、心肌损伤及糖脂代谢异常,并促进心肌组织葡萄糖吸收与糖酵解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RNA-seq结果显示,DHM干预后多个代谢调节相关基因表达明显改变,其中差异表达基因NR4A1可能是DHM作用的潜在靶点。结论DHM改善DCM小鼠的心功能可能与改善心肌糖吸收和糖酵解密切相关。
- 董妞候鹏飞岳静武璐婷蒋玲汪小兰易龙糜漫天
-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二氢杨梅素糖代谢糖酵解
- 重大活动饮食安全卫生保障的工作经验与展望
- 2017年
- 近年来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各种食物添加剂的使用等成为饮食安全问题的隐患。随着卫生监督技术的引入与完善,情况有所改观。本文总结我部开展卫生监督工作的做法与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对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体系有指导意义。
- 候鹏飞屈明玥姜铮朱晓博吴嘉赓廖远祥
- 关键词:饮食安全卫生保障
- 基于NCCSTS课程的创新型研究生神经解剖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 2016年
- 随着基础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为满足新时期医学人才需求,教学课程改革已成为重点内容之一。根据研究生教学中神经解剖学教学的特点和目前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方法改革中,引进教学课程,精选教学内容,新编教学案例,引入NCCSTS课程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同时进行课程考核,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佑,探讨NCCSTS课程在临床医学研究生神经解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引入NCCSTS课程的学习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同时可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掌握情况,培养医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医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科研思维、科研设计能力的培养。
- 候鹏飞王旭慈维昊李志春朱晓博邓其跃
- 关键词:神经解剖学教学方法
- 二氢杨梅素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结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研究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改善作用,并揭示其调节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n=8):CON(对照,脂肪供能比为10%饮食)组、高脂饮食(HFD,脂肪供能比为45%)组、HFD+DHM组(添加质量比0.6%DHM的高脂饲料)和DHM组(添加质量比0.6%DHM的对照饲料),干预12周。每周测量小鼠体质量、摄食量;处死前进行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和肠道通透性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脂多糖(LPS);肝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抗菌肽及肝脏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3型固有淋巴样细胞(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3)比例以及IL-22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比较,HFD组小鼠体质量增加,糖耐量受损,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肝脏脂质沉积和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升高,肠道通透性和血清LPS增加,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及抗菌肽RegⅢβ、RegⅢγ表达水平降低,结肠ILC3及IL-22^(+)ILC3比例降低(P<0.05)。与HFD组比较,HFD+DHM组糖耐量受损明显改善,肝脏脂质沉积和炎性因子表达减少,血清LPS水平降低,肠紧密连接蛋白和抗菌肽表达水平增加,肠道通透性减少,结肠ILC3和IL-22^(+)ILC3比例增加(P<0.05)。结论 DHM可能通过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肝脏脂质堆积和炎症反应,改善MAFLD疾病进程。
- 蒋玲李鹏飞候鹏飞周杰董妞张乾勇易龙糜漫天
-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肠上皮细胞
- 免疫组化实验脱水、洗涤用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免疫组化实验设备,具体涉及免疫组化实验脱水、洗涤用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疫组化实验脱水、洗涤用装置,该装置包括上端开口、下端为筛网的圆管;所述的圆管为EP管,筛网的孔径为108μm×108μm。本实用...
- 候鹏飞邓其跃苏炳银
- 文献传递
- 水中生物战剂的去除技术新进展
- 2017年
- 本文结合核化生等现代化战争威胁的现实以及近年来水处理技术的新进展,结合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对去除水中生物战剂污染达到水的净化标准要求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我军现行的一些去除水中生物战剂的装置做了简要的介绍。
- 郑琳吴嘉赓候鹏飞屈明玥姜铮
- 关键词:水处理生物战剂膜分离技术
- 一种便携式草履虫清洗富集投喂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草履虫清洗富集投喂装置,包括活塞、电池盒、管身、滤头、支架和负极圆锥环形电极片,所述滤头近管身端设置有可拆螺旋,且可拆螺旋上设置有与管身接头处相吻合的螺旋内纹,所述管身的头部有螺纹管和滤头吻合,...
- 辛浩然候鹏飞邓其跃
- 文献传递
- 复合因素急性应激诱导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研究复合因素急性应激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并探索相关作用机制。方法20只7~8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20~22 g),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CON)组和模型(MOD)组,n=10。MOD组小鼠于24 h内先后给予4 h休息、15 h的睡眠剥夺、3 h的噪音(120 dB)/闪光(2000±500 lx)和2 h的强迫游泳运动(水温26±1℃、水深45 cm),建立复合因素急性应激模型;CON组小鼠置于恒温恒湿、正常昼夜节律的无噪音环境中不做任何处理。MOD组小鼠强迫游泳运动结束后,将小鼠麻醉采血,颈椎脱臼处死并取材。通过免疫酶联吸附实验试剂盒检测血清肠损伤标志物,HE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形态变化,PAS染色检测肠道杯状细胞数目,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和RT-qPCR法检测结肠组织屏障功能和炎症因子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16S rRNA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CON组比较,MOD组小鼠血清肠道损伤标志物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连蛋白(Zonulin)明显升高(P<0.05);HE染色显示MOD组小鼠肠道组织损伤明显;免疫荧光染色和RT-qPCR结果显示机械屏障相关分子紧密连接蛋白-1(Zona occludens 1,ZO-1)、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化和PAS染色提示化学屏障相关杯状细胞数目及黏蛋白2(mucin2,Muc-2)、抗菌肽再生胰岛衍生蛋白3γ(regenerating islet derived-3γ,Reg3γ)、再生胰岛衍生蛋白3β(regenerating islet derived-3β,Reg3β)显著降低(P<0.05);肠道菌群β多样性显著改变,有害菌拟杆菌门、脱硫弧菌门显著增加,有益菌瘤胃球菌科、丹毒丝菌(norank_f_Erysipelotrichaceae)属、孪生球菌(Gemella)属、丹毒丝菌(Erysipelotrichaceae)属显著减少(P<0.05);炎症相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复合因素急�
- 林启运候鹏飞郎和东张钧陈卡易龙糜漫天
- 关键词:急性应激肠道屏障机械屏障
- 吲哚-3-丙酸通过调节脂肪组织代谢改善高脂饮食诱导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索吲哚-3-丙酸(indole-3-propionic acid, IPA)在高脂饮食诱导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脂肪组织代谢在其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建立高脂饮食(high-fat diet, HFD)喂养诱导的MAFLD动物模型,6~7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对照组(CON)、高脂饮食组(HFD)、高脂+IPA干预组(HFD+IPA)。CON组以对照饲料喂养,HFD组和HFD+IPA组均以60%高脂饲料喂养,实验周期为12周,第7周开始HFD+IPA组以20 mg/(kg·d)IPA灌胃6周。每周监测各组小鼠体质量与摄食量。干预结束后使用动物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小鼠体成分。小鼠处死后,HE染色观察肝脏和脂肪组织形态学和结构变化,全自动血生化仪和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及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脂代谢相关指标,qRT-PCR检测脂代谢和炎性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与CON组相比,HFD组小鼠体质量和体脂肪比例显著增加,肝脏出现明显的脂质沉积,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以及肝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脂肪酸转运分子CD36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IPA干预显著逆转了上述变化(P<0.05)。IPA干预能够显著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内脏和棕色脂肪细胞增大,降低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 adipose tissue, VAT)和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含量(P<0.05),增加VAT脂解基因(HSL、CGI58)和棕色化(Cidea、ND5、UCP1、Prdm16)以及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 BAT)脂肪酸β氧化(Cpt1a、PPARα)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P<0.05),同时降低VAT炎性因子TNF-α以及BAT中TNF-α、IL-1β、CXCL1、CCL2的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IPA可以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MAFLD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结构、代谢功能及炎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 姚宇候鹏飞周敏郎和东刘明华易龙糜漫天
- 关键词:肝脏内脏脂肪棕色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