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置钉
  • 1篇治疗胸腰椎骨...
  • 1篇入路
  • 1篇伤椎置钉
  • 1篇椎骨
  • 1篇内固定
  • 1篇肌间隙
  • 1篇肌间隙入路
  • 1篇骨折

机构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作者

  • 1篇王蛟
  • 1篇李先樑
  • 1篇杨东
  • 1篇谢杰
  • 1篇李伟
  • 1篇赵立勇
  • 1篇池雷霆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经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与传统跨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本院2010年7月至2014年1月的76例A、B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42例采用伤椎置钉内固定,34例采用传统的跨伤椎内固定,均未采用植骨融合)术前、术后1d、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伤椎高度比及其Cobb角变化。结果:A型骨折患者在术前、术后1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伤椎高度比及Cobb角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型骨折患者在术前、术后1d、术后3个月的伤椎高度比及Cobb角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伤椎高度比及Cobb角变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和跨伤椎置钉方式均能有效纠正A型胸腰椎骨折的脊柱后凸畸形、重建伤椎高度;但对B型胸腰椎骨折来说经伤椎置钉术式在术后中长期可更好地维持伤椎复位高度和伤椎后凸畸形的矫正度数。
赵立勇杨东王蛟李伟谢杰池雷霆李先樑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内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