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田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反复浸水对煤样力学性质损伤的声发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针对地下水对隔水煤柱和矿井地下水库边界的反复浸水损伤过程,研究反复浸水对煤样的力学性质损伤作用,对矿井地下储水和含水层保护等问题有借鉴意义。文中选择15个不同浸水次数的典型煤样进行单轴压缩声发射实验。研究发现,煤样的峰值应力、弹性模量、应变软化模量、后峰值模量均随着煤样浸水次数的增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小,而峰值应变随着浸水次数的增加而上升。综上反映了水对煤样的明显弱化作用。声发射累计计数、能率均能很好地表示出裂隙发育的各个阶段,对求取弹性模量研究煤样力学性质有重要作用。实验结果对反复浸水作用下煤样的力学性质和裂隙损伤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 姚强岭王傲陈田董祥俭朱晨光鲁竞争
- 关键词:力学性质声发射
- 一种工程岩体力学特性的快速测试方法
- 一种工程岩体力学特性的快速测试方法,属于工程测试方法。方法:(1)确定各钻孔位置,钻孔在巷道中距工作面不同距离布置、(2)利用成像仪进行钻孔窥视、(3)根据钻孔窥视状况,确定弹模仪器、剪切仪器实验点、(4)进行钻孔剪切、...
- 姚强岭李学华王文韬谭英明王傲梁顺卫斐陈田
- 文献传递
- 伸缩式挡板书架
- <B>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B> <B>伸缩式挡板书架,该伸缩式挡板书架设有两个呈“L”型的书立I、书立II,书立I和书立II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端带有锯齿连接面的可伸缩底板,书立I和书立II底板上的锯齿连接面能够吻合,防止...
- 王傲姜南南王常彬陈田
- 文献传递
- 超声场脉冲电铸制备铜-碳纤维粉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碳纤维粉是将碳纤维长丝经特殊表面处理、研磨后制得的高强度、耐摩擦、耐腐蚀材料,其形状细小,表面纯净,比表面积大,是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填料。本文在超声波与脉冲电流的条件下,采用复合电铸技术制备了铜-碳纤维粉复合材料,对其制...
- 陈田
- 关键词:脉冲电流表面处理
- 文献传递
- 富水巷道顶板水渗流特征数值计算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巷道开挖改变了顶板岩层裂隙水的赋存形态,水作用下顶板岩体强度削弱显著,易于引起顶板的大变形甚至垮冒失稳。现场实测了富水巷道顶板水出水位置和围岩内部结构,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富水巷道顶板无疏水孔、有疏水孔和有疏水孔且穿过顶板岩层裂隙面3种情况下,顶板水流动特征、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及其顶板支护强度对顶板水渗流特征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富水巷道顶板出水位置位于裂隙发育区域,通过合理布置顶板疏水孔技术参数,有利于顶板水的排放和顶板围岩稳定控制。据此,提出了有控疏水和合理保水的技术原理,并在现场进行了工程应用。
- 姚强岭陈田李学华刘凯梁顺朱晨光
- 关键词:顶板水
- 水对煤样力学性质与破坏形式的影响
- 中国煤炭资源开采70%左右的产能集中在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域,而水资源是制约该区域煤炭资源大规模开采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保水开采和采空区地下水库储水已成为缓解该区域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关键技术。通过研究水对煤样裂隙发育和破坏...
- 陈田
- 关键词:煤矿开采水文地质保水开采
- 文献传递
- 测试水作用下树脂锚固界面粘结力损伤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 一种测试水作用下树脂锚固界面粘结力损伤的试验方法及装置,适用于水作用下树脂围岩界面粘结力损伤的测试研究。采用精密仪器控制水量、水压模拟动态水流,通过水管流向钢管内,锚固完成后,利用无缝钢管模拟锚杆(索)钻孔,以混凝土为相...
- 姚强岭种照辉李学华王腾张博陈田鞠明和梁顺卫斐
- 文献传递
- 基于图像识别和声发射定位锚固岩体裂隙扩展的分析方法
-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和声发射定位锚固岩体裂隙扩展的分析方法,属于分析锚固岩体裂隙扩展的方法。通过对不同锚固试样进行加载,一方面使得声发射传感器接受试样内部发生的事件和产生的各类信号,对试样声发射振铃计数进行处理得到“活动系数...
- 种照辉李学华姚强岭张骥陈田梁顺张向向
- 文献传递
- 一种实测煤矿采空区矸石净化矿井水的实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测煤矿采空区矸石净化矿井水的实验方法,通过计量泵实现水在水箱→计量泵→充填矸石的透明管→流量计→水箱之间的循环流动,以研究矿井水在采空区矸石中流动及净化的过程,实验可对影响采空区矸石净化矿井水的主要因素...
- 姚强岭谭英明李学华卫斐陈田种照辉牛钦环
- 文献传递
- 上覆遗留煤柱作用下冲击矿压预测预警案例研究被引量:20
- 2016年
- 以三河尖煤矿92201工作面运输巷在上覆7煤上山保护煤柱下掘进诱发的冲击矿压为例,采用震动波CT技术对待掘区域应力场进行反演,预测冲击危险区域,并在掘进过程中实时监测分析矿震动载特征,对冲击危险进行预警。研究表明:震动波CT技术可有效反应煤岩体内未知因素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实现大范围应力探测,较常规解析和数值等分析方法更为有效,利用该技术可提前和分时段预测冲击危险区域分布;结合掘进过程中的矿震时空演化规律分析,可对冲击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确认和实时预警,实现了动载与静载结合对冲击危险进行提前预测与实时监测预警。利用该套技术方法分析表明,上覆遗留煤柱长时间受矿压作用,其集中应力分布明显向煤柱煤壁深处转移,导致区域应力分布异常,冲击矿压防治难度加大。92201巷道冲击矿压显现证实了以上结论和该套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 李静何江巩思园朱广安王常彬王盛川王盛川
- 关键词:遗留煤柱冲击矿压预测预警静载动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