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RCP与LBEPS分别联合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 对比胆囊(GS)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分别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以及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LBEPS)效果。方法 选取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2年2月就诊的GS合并CBDS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LBEPS联合LC治疗43例(研究组)、采用ECRP联合LC治疗39例(对照组),对比2组肝功能指标、胰腺损伤指标、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11.28±3.45)d、手术时间(86.72±16.5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64±4.27)d、(112.42±20.57)min。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1.83±7.59)mL,明显低于对照组(46.89±9.6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碱性磷酸酶(ALP)(91.59±8.35)U/L、淀粉酶(AMY)(102.41±11.59)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1.28±5.24)U/L均高于术前(75.41±6.92)U/L、(81.53±7.96)U/L、(35.87±3.21)U/L(P<0.05);术后1 d,对照组ALT(60.75±5.63)U/L、ALP(90.62±8.11)U/L、AMY(110.84±12.43)U/L均高于术前(35.49±3.46)U/L、(76.83±6.57)U/L、(82.75±7.42)U/L(P<0.05),但术后1 d 2组ALP、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的血清AMY水平(102.41±11.59)U/L,明显低于对照组(110.84±12.43)U/L(P<0.05);术后3个月,2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升高(P<0.05),但2组术后3个月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合并CBDS患者LC分别联合ECRP、LBEPS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但LBEPS联合LC更有助于减轻胰腺损伤,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且可减轻手术创伤。
- 汪洋徐震王正潘智
-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
- 影响腹腔镜疝修补学习曲线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其学习曲线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11月,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由同一术者开展的连续60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手术的资料,所有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1—5组,每组各12例,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不良事件、术后复发率。结果1、2、3组手术时间与4、5组有统计学差异(F=6.603,P=0.000);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并发症)逐渐减少,多可不经处理自行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修补失败发生,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具有良好腹腔镜操作基础者约在20-30例后即能熟悉LIHR的操作.而真正度过学习曲线、具有很好的控制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至少要达到150~200例。
- 李文君王正尹卫民
- 关键词:疝修补术腹腔镜复发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首百例回顾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总结最初开展腹腔镜疝修补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疗过程。结果:109例手术患者共进行156侧疝修补,术后并发症36例次,前3位依次为血肿/血清肿、阴囊水肿和慢性疼痛。有2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行二次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结论:熟悉和掌握腹股沟区腹膜前间隙及周围解剖结构,充分理解手术原理是减少或避免术前漏诊误诊,术后正确处理并发症的关键。
- 王正李文君尹卫民
-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
- miR-106b对肝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miR-106b对肝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SK-HEP-1、Huh7及正常肝细胞株QSG7701中miR-106b mRNA的表达。用miR-106b siRNA转染HepG2细胞(miR-106b下调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不同剂量(0 Gy、2 Gy、4 Gy、6 Gy、8 Gy)照射后,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克隆形成率(plating efficiency,PE)及细胞存活分数(survival fraction,SF);6 Gy照射后,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PI3K/PI3K、p-AKT/AKT、PCNA和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QSG7701细胞相比,HepG2、SMMC-7721、SK-HEP-1、Huh7细胞中miR-106b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其中HepG2细胞中miR-106b的表达水平最高。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剂量(0 Gy、2 Gy、4 Gy、6 Gy、8 Gy)照射后,HepG2细胞的PE、SF水平随照射剂量升高而逐渐降低(均P<0.05),其中6 Gy和8 Gy照射的PE、S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 Gy照射后,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06b下调组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及p-PI3K/PI3K、p-AKT/AKT、PCNA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细胞凋亡率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则升高(均P<0.05)。结论下调miR-106b表达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增强放疗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PI3K/AKT通路活化有关。
- 王正陈闯丁志龙徐震吕春阳
- 关键词:肝癌放疗敏感性PI3K/AKT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