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凯元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信宜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盐负荷后的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钠盐代谢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通过分析盐敏感性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体内钠、钾盐的代谢情况,探讨老年男性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随机于信宜市某社区抽选出3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探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国际认可的最新的Sullivan服盐水负荷(急性1∶3)等方法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筛选,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详细记录患者体内的钠、钾盐的代谢情况。结果通过Sullivan急性1∶3盐水负荷法与利尿排钠缩容实验的筛选,在300例高血压的患者中,有60例存在高血压的盐敏感性(盐敏感组),其年龄比其他240例(非盐敏感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敏感组24 h血压与尿中钠盐浓度在基线、Sullivan急性1∶3盐水负荷法与利尿剂排钠缩容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服盐水负荷与排钠缩容后,其中盐敏感组的血压高于非盐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内的钠盐代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浆的胆固醇浓度、24 h钠及钾盐的代谢量均不是高血压盐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钠盐代谢均与患者血压盐敏感性无明显相关性。而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服盐水负荷与排钠缩容后排钠功能出现障碍。
- 梁丕邓凯元
- 关键词:高血压盐敏感性影响因素
- 洛汀新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心力衰竭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究洛汀新联合氢氯噻嗪对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每组50例,单用组只用洛汀新,而联用组在单用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氢氯噻嗪,记录两组患者心功能、平均舒张压和收缩压、不良反应等,并通过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结果:经治疗后,单用组显效的有30例,有效的有12例,总体有效率为84%,而联用组显效的有36例,有效的有11例,总体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单用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和Ang-Ⅱ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和Ang-Ⅱ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用组患者血清中hs-CRP和Ang-Ⅱ的含量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结论:洛汀新联合氢氯噻嗪能更加有效地降低血清中hs-CRP和Ang-Ⅱ的含量,提高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陈文明孙硕邓凯元陈庞何
- 关键词:心力衰竭高血压洛汀新HS-CRP
- 比索洛尔联合不同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对心力衰竭患者β1肾上腺素受体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对心力衰竭患者β1肾上腺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年龄、性别及病程无显著差异的A组、B组及C组,每组60例。C组采用口服比索洛尔治疗,A组采用口服比索洛尔和卡托普利,B组采用口服比索洛尔和依那普利,3组均持续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3组患者的疗效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临床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β1肾上腺素受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A组和B组的有效率显著增加(P<0.05),但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C组相比,A组和B组患者的临床心功能指标LVEF显著增加,LVESD和LVEDD均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β1肾上腺素受体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相比,A组和B组患者的TNF-α、IL-6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较单用比索洛尔能更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升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含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文明孙硕邓凯元陈庞何
- 关键词:比索洛尔卡托普利依那普利Β1肾上腺素受体
- 洛汀新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洛汀新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中老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年龄,性别及病程无显著差异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洛汀新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洛汀新和美托洛尔联用,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以及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脑钠肽,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MMP-9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显效人数显著增加,无效人数显著减少,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且血清中的NT-proBNP、ANG-Ⅱ、MMP-9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洛汀新联合美托洛尔能降低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含量,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文明孙硕邓凯元陈庞何
- 关键词:洛汀新美托洛尔NT-PROBNPMMP-9
- 男性心肌梗塞患者雄激素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索男性心肌梗塞患者(AMI)雄激素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组278例男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分级(扣除冠心病这一因素),分为高危组(包括极高危、高危患者)与中危组(包括中危、低危患者),患者入组后检测血清睾酮水平(T),根据其检测结果分为两类:高水平组(血清睾酮≥14.0nmol/L)和低水平组(血清睾酮〈14.0nmol/L)。结合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分级,患者共分为四组:高危高水平亚组(H1组,n=24),高危低水平亚组(H2组,n=101),中危高水平亚组(L1组,n=57),中危低水平亚组(L2组,n=96),所有患者随访一年,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清睾酮水平,记录随访期发生的心血管事件。比较各组间的血清睾酮水平以及CV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清睾酮水平〈14.0nmol/L的患者占总患者人数比例为70.86%。入组时四个亚组的血清睾酮水平从低到高排列为H2(9.7±3.7nmol/L)H1(8.3%)〉L2(7.2%)〉L1(5.3%),H2组与L1组差异显著,有P〈0.01,而H1组和L1组也存在差异,有P〈0.05,H1组与L2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男性AMI患者中,血清T水平降低的患者比例较高,血清睾酮水平与CV事件呈一定负相关,而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检测和参考男性AMI或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水平。
- 梁丕梁伟健黄宁生张绍深邓凯元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血清睾酮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