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欣
- 作品数:44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与临床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 检测治疗前后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6种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IL-4、IL-5、IL-10)的水平,研究其与相关临床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临床价值。采用流式微阵列
- 朱欣应莉莎许沈华
- 关键词:食管癌血清细胞因子预后
- 文献传递
- 绝经前后卵巢癌患者细胞因子、免疫状况和生存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细胞因子、CA125和机体免疫状况的差异,以及这些因素对绝经前后卵巢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了2003~2005年浙江省肿瘤医院55例绝经前卵巢癌和55例绝经后卵巢癌患者。回顾性分析了这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血清细胞因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CA125的差异。[结果]绝经前后卵巢癌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但绝经后卵巢癌患者肿瘤低分化的比例高于绝经前卵巢癌患者(76.4%vs58.2%,P<0.05),而且绝经后卵巢癌患者CD4+细胞比例异常显著高于绝经前患者(60.0%vs36.4%,P<0.05)。绝经后卵巢癌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均分别低于绝经前卵巢癌患者(47.3%vs63.6%;24.3%vs53.3%),绝经后卵巢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明显低于绝经前卵巢癌患者(34个月vs64个月,P<0.01)。血清CA125高的绝经前卵巢癌患者死亡风险比CA125正常的患者高(HR=2.67;P=0.053);CD3+细胞比例异常的绝经前卵巢癌患者预后比CD3+细胞比例正常患者差(HR=2.94;P=0.016);接受了>6个周期化疗的绝经后卵巢癌患者比...
- 苏丹许沈华朱欣朱赤红谢锦波
- 关键词:卵巢肿瘤绝经前绝经后
- 放射性碘治疗抵抗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效诊断标记物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碘治疗抵抗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效诊断标记物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包括血清代谢标记物,该血清代谢标记物为以下代谢物中的至少一种:反式肉桂酸、庚二酸、奎尼酸、莽草酸、2‑萘胺、α‑D‑葡萄糖、2‑脱氢‑3‑脱氧...
- 朱欣
- PIM-1基因沉默对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目的探讨PIM-1基因沉默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pGPU6/GFP/Neo-PIM1-shRNA载体,采用siRNA干扰方法抑制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系PIM-1基因的表达,利用相对定量...
- 徐加杰葛明华王可敬朱欣谭卓陈超
-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PIM-1P21RUNX3
- 文献传递
-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SEMA3G表达及甲基化研究
- 目的研究信号素分子3G(SEMA3G)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初步探讨SEMA3G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SACC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SACC及对应癌旁正...
- 侯秀秀朱欣凌志强朱栩杭许敏达赵智翔葛明华
- 关键词:启动子区甲基化涎腺腺样囊性癌
- 颌间定位导航咬合板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颌间定位导航咬合板,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咬合板包括U型的咬合板,咬合板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上表面具有与上牙列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下表面具有与下牙列匹配的下牙列印记,咬合板上分布有至少五个显影标记点,显影...
- 张陈平陈超吴昊朱欣
- 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 目的:检测治疗前后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6种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0、IL-5、IL-4、IL-2)的水平,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流式微阵列(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技术检...
- 朱欣应莉莎许沈华
- 关键词:食管癌血清细胞因子
- 文献传递
- 放射性碘抵抗甲状腺癌生物标记物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碘抵抗甲状腺癌生物标记物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所述放射性碘抵抗甲状腺癌生物标记物为下述特征蛋白中的至少一种:KRT4、HAPLN1、CALCA、GRP、TNNI1、MYL3、CRLF1、TNNT3、TN...
- 朱欣
- PIM1过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代谢组学的影响及意义
- 2024年
- 背景与目的:编码组成型活性丝苏氨酸激酶的致癌基因PIM1表达上调与各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笔者前期研究中证实PIM1对甲状腺癌的致癌作用,能够影响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因此,本研究通过代谢组学分析过表达PIM1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的代谢特性,为进一步研究PIM1如何调节PTC的代谢过程提供依据。方法:构建PIM1过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转染的PTC细胞株(BCPAP);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PIM1过表达的效果;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PIM1过表达的BCPAP细胞株(PIM1-OE)及转染空白质粒的对照细胞株(NC)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以及KEGG数据库,鉴定并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基于生物信息学验证PIM1及相关代谢通路与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关系。结果:PIM1过表达的BCPAP细胞株中PI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5);代谢组学结果显示,PIM1过表达后,细胞内41种代谢物发生变化,其中15种代谢物(L-天冬氨酸、琥珀酸、L-苏氨酸、L-色氨酸、甜菜碱、2-脱氢泛酸、3-吲哚乙腈、D-章鱼碱、吲哚、N-乙酰谷氨酸、肌酸、泛酸、尿毒酸、N-乙酰-L-天冬氨酸、磷酸羟基丙酮酸)差异较为明显(均P<0.05);结合KEGG数据库分析差异代谢产物后发现31条代谢通路存在差异,其中4条代谢通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差异较为明显,且代谢途径的活性均下调(均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IM1的高表达以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通路活性下调的甲状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PIM1可能通过调节天冬氨酸、琥珀酸和色氨酸在内的多种氨基酸代谢水平,影响多种代谢途径,改变PTC的代谢状态,进而促进PTC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途径�
- 王佳琦许茜茜唐茜朱欣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代谢组学
- PIM1激酶的分子结构及其在肿瘤中的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 2024年
- PIM1激酶作为具有丝氨酸和(或)苏氨酸激酶活性的原癌基因莫罗尼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整合位点(PIM)家族成员,与肿瘤的发生及进展息息相关,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PIM1激酶主要调节三大类行为,包括肿瘤发生、保护细胞免受凋亡信号和逃避免疫攻击。全文总结PIM1激酶的分子结构,阐述PIM1激酶ATP结合口袋及其组成性活性;从转录、翻译、翻译后修饰水平对其表达调控进行阐述,归纳了对应调控因子。以分子结构和转录调控作为切入点,展望了PIM1抑制剂的治疗现状,并对PIM1抑制剂提出了新的观点与启发。
- 许茜茜毛雨婷朱欣
- 关键词:肿瘤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