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建新

作品数:11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小儿
  • 3篇异体
  • 3篇异体真皮
  • 3篇真皮
  • 3篇真皮基质
  • 3篇肾母细胞
  • 3篇肾母细胞瘤
  • 3篇青蒿
  • 3篇青蒿琥酯
  • 3篇脱细胞
  • 3篇脱细胞异体真...
  • 3篇脱细胞异体真...
  • 3篇细胞瘤
  • 3篇母细胞
  • 3篇母细胞瘤
  • 3篇基质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增殖

机构

  • 9篇邯郸市中心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李静涛
  • 9篇马新生
  • 9篇魏建新
  • 5篇刘伟
  • 4篇杨运霞
  • 3篇鲁雨博
  • 2篇郭颖媛
  • 1篇张静欣

传媒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国际数字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清LRG1、NGAL和PGC-1α水平与小儿肾积水手术后分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α2 glycoprotein 1,LRG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水平与小儿肾积水术后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124例肾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8个月DRF情况,将患儿分为DRF≥45%组(n=72)和DRF<45%组(n=5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中LRG1、NGAL和PGC-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LRG1、NGAL、PGC-1α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肾积水患儿术后DRF<45%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LRG1、NGAL、PGC-1α对肾积水患儿术后DRF的预测价值。结果DRF≥45%组和DRF<45%组患儿血清LRG1分别为(184.28±55.46)ng/mL、(315.62±98.53)ng/mL(t=9.437,P<0.05);肌酐(rerum Creatinine,Scr)分别为(26.84±7.64)μmol/L和(35.46±10.27)μmol/L(t=5.361,P<0.05);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分别为(5.24±1.52)mmol/L和(7.23±2.31)mmol/L(t=5.783,P<0.05);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分别为(2.16±0.43)mg/L和(3.68±0.84)mg/L(t=13.164,P<0.05);PGC-1α分别为(4.26±1.14)ng/mL和(2.85±0.89)ng/mL(t=7.430,P<0.05);术前患侧DRF分别为(43.25±4.57)%和(31.58±3.68)%(t=15.19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RG1、NGAL与Scr、BUN、β_(2)-MG呈正相关(P<0.05);PGC-1α与β_(2)-MG、Scr、BUN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RG1、NGAL、Scr、BUN、β_(2)-MG、PGC-1α、术前患侧DRF是术后DRF<45%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RG1、NGAL、PGC-1α及三者联合评估肾积水患儿术后DRF<45%的曲线下面积(area u
李静涛郎兴魏建新荣雪静高宇光马新生
关键词:肾积水肾功能试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应用腹腔镜经脐单穿刺孔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讨论单孔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588例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患儿,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88例患儿,588例均手术成功,术中发现并同时处理对侧鞘状突未闭(CPPV)108例(18.4%).平均手术时间:588例单侧手术平均为14min(7~18min),108例双侧手术平均为14min(12~2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h(48~96h).未发现有脐戳孔疝、脐部血肿,皮下积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3~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经脐单穿刺孔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性高、手术切口小、美观、疼痛小、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郎兴李静涛马新生杨运霞刘伟魏建新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
RENOV脱细胞异体真皮生物组织补片在小儿外科多部位瘘管及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马新生杨运霞刘伟李静涛郭颖媛郎兴王燕芳荣雪静张静欣魏建新
课题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治疗瘘管及组织缺损性疾病如肛瘘或尿道下裂,特别是复杂性肛瘘、重度尿道下裂及外伤造成的尿道断裂,损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避免了分期手术给患儿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课题创新点有:1)应用...
关键词:
关键词:光子治疗仪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于肛瘘挂线术治疗小儿肛瘘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治疗小儿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肛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肛瘘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
李静涛马新生杨运霞郭颖媛郎兴刘伟魏建新
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小儿肛瘘肛瘘挂线术
文献传递
青蒿琥酯抑制肾母细胞瘤细胞系SK-NEP-1增殖和促进凋亡与自噬
2025年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肾母细胞瘤细胞系(SK-NEP-1)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rt(0、10、20、40和80μmol/L)干预SK-NEP-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筛选最佳干预浓度;将SK-NEP-1细胞分为对照组、Art组、3-MA组(Art+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Rapa组(Art+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EdU、流式细胞测量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法检测细胞自噬;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抗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微管连接蛋白1轻链3Ⅱ/3Ⅰ(LC3Ⅱ/LC3Ⅰ)、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1(p62)和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0μmol/L Art相比,10、20、40和80μmol/L Art处理后SK-NEP-1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P<0.05),IC 50值为46.881μmol/L,故选取40μmol/L Art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Art组SK-NEP-1细胞凋亡率、相对自噬荧光强度、ROS水平、Bax、LC3Ⅱ/LC3Ⅰ、Beclin-1、PINK1、Park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dU阳性细胞率、PCNA、Bcl-2、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自噬抑制剂3-MA可减弱Art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促进作用,对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Art抑制肾母细胞瘤细胞系的增殖,促进细胞自噬和凋亡。
魏建新房彦乐鲁雨博高宇光郎兴李静涛马新生
关键词:青蒿琥酯肾母细胞瘤增殖凋亡自噬
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小儿小肠肿瘤一例临床报告
2015年
报道我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小肠肿瘤蒂扭转患儿,对其临床特点、诊治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李静涛马新生刘伟郎兴魏建新
关键词:误诊急性阑尾炎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治疗重度小儿尿道下裂效果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EM)治疗重度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就诊的重度尿道下裂患儿43例,其中行AEM治疗患儿19例(观察组),行传统尿道成形术患儿24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术后吻合口瘘和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5%(2/19)比41.7%(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1/19)比25.0%(6/24)](x^2=1.76,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97±10)min比(121±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随访期间未发生排异反应,无毛发形成、结石、移植片收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尿道成形术相比,AEM治疗重度小儿尿道下裂疗效好、操作简单、创伤小、吻合口瘘发生率低。
马新生刘伟杨运霞李静涛魏建新
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尿道成形术
青蒿琥酯对肾母细胞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调节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肾母细胞瘤(WT)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经手术切除的50例患儿的WT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检测0,5,10,20,40,80,160μmol/L Art对人肾母细胞瘤细胞SK-NEP-1的毒性。SK-NEP-1细胞分为对照组(含0.1%DMSO培养液),Art低、中、高剂量组(含10,20,40μmol/Art培养液)及LiCl组(含40μmol/L Art+20 mmol/L LiCl培养液);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活性,通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将BALB/c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Art组(40 mg/kg)、LiCl组(20 mmol/kg LiCl+40 mg/kg Art),各8只,于右前腋皮下注射SK-NEP-1细胞悬液,1周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药物;测量肿瘤质量与体积,检测移植瘤中Wnt1、β-catenin、Ki-67、切割型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WT组织中Wnt1、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P<0.05)。80,160μmol/L Art作用下细胞存活率低于50%。与对照组比较,Art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吸光度值及PCNA、Wnt1、β-catenin、c-核蛋白类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集落形成数、迁移与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减少,Bax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体内实验表明,与对照组比较,Art高剂量组小鼠移植瘤质量显著减轻、体积显著减小,且移植瘤中Wnt1、β-catenin、Ki-6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Cleaved 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Art高剂量组比较,LiCl组上述指标均恶化。结论Art可能�
房彦乐鲁雨博魏建新高宇光郎兴马新生李静涛
关键词:青蒿琥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青蒿琥酯调节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母细胞瘤细胞株SK-NEP-1并以0、12.5、25.0、50.0、100.0、150.0μmol/L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并筛选出青蒿琥酯最佳作用浓度。将SK-NEP-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青蒿琥酯(100.0μmol/L)组、AMPK抑制剂Dorsomorphin(10.0μmol/L)组、青蒿琥酯(100.0μmol/L)+Dorsomorphin(10.0μmol/L)组,以青蒿琥酯和Dorsomorphin单独或联合处理各组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集落形成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MDC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自噬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cleaved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Bcl-2相关X蛋白(Bax)]、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LC3Ⅰ、Beclin-1]及AMPK/mTOR/ULK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均可抑制SK-NEP-1细胞的活力(均P<0.05),且随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用100.0μmol/L青蒿琥酯和10.0μmol/L Dorsomorphin分别处理SK-NEP-1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青蒿琥酯组细胞的凋亡率、自噬空泡相对量及Bax、cleaved PARP、LC3Ⅱ/LC3Ⅰ、Beclin-1、p-AMPK/AMPK、p-ULK1/ULK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细胞活力、集落形成率及Bcl-2、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Dorsomorphin组细胞凋亡率、自噬空泡相对量及Bax、cleaved PARP、LC3Ⅱ/LC3Ⅰ、Beclin-1、p-AMPK/AMPK、p-ULK1/ULK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细胞活力、集落形成率及Bcl-2、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青蒿琥酯和Dorsomorphin联合干预SK-NEP-1细胞逆转了青蒿琥酯的抗肿瘤作用。结论青蒿琥酯可能通过激活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增强肾母细胞瘤细胞自噬,进而抑制其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鲁雨博房彦乐魏建新高宇光郎兴李静涛马新生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青蒿琥酯自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