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建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身痛逐瘀汤联合康复运动治疗瘀血阻络型中风后偏瘫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在康复运动的基础上联用身通逐瘀汤探讨对瘀血阻络型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价值。方法遴选2019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瘀血阻络型中风后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接受康复运动治疗50例(记对照组),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身痛逐瘀汤50例(记观察组)。对比指标:平衡能力评分及步行能力分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BBS评分、Holden分级、BI评分、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BBS评分、Holden分级以及BI、FMA评分均大幅度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GQLI-74)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结论瘀血阻络型中风后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运动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身痛逐瘀汤,不仅有助于患者站立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的改善,同时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生活质量显著改善,预后效果良好。
- 汤博王霞吴福建
- 关键词:身痛逐瘀汤康复运动瘀血阻络证
- 头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头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脑神经元保护作用和对运动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头针治疗组、抑制剂组、头针治疗+抑制剂组,另设假手术组。干预治疗结束后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及运动功能;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观察大鼠神经元形态;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抑制剂组、模型组、头针治疗+抑制剂组和头针治疗组,神经功能损害及运动功能评分逐渐降低、逃避潜伏期逐渐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逐渐延长、脑梗死面积比例逐渐降低、尼氏小体数量逐渐增多、PI3K、AKt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P<0.05),神经元形态逐渐改善。结论头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脑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增强其运动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汤博王霞吴福建姜玉莹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头针疗法PI3K/AKT通路
- 手法治疗颈性眩晕70例被引量:6
- 2009年
- 1 临床资料
1.1对象本组治疗颈性眩晕患者70例,男25例,女45例。年龄31~70岁,病程2d~15年。诊断标准:参考《实用中医推拿学》有关内容,拟定以下标准:(1)颈部疼痛、酸楚不适;(2)眩晕症状出现,其程度随颈部体位改变而改变,
- 王霞吴福建王广飞
- 关键词:颈性眩晕患者手法治疗颈部疼痛中医推拿学眩晕症状体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