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世笑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预后
  • 5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4篇蛋白
  • 4篇蛋白C
  • 4篇预后关系
  • 4篇脓毒症患者
  • 4篇病情
  • 4篇病情严重程度
  • 3篇凝血
  • 3篇重症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重症急性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危重
  • 2篇腺炎

机构

  • 1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1篇董世笑
  • 6篇陈晓梅
  • 5篇吴大玮
  • 5篇李琛
  • 4篇李远
  • 3篇翟茜
  • 3篇张建宁
  • 3篇杜滨锋
  • 3篇韩辉
  • 2篇丁士芳
  • 2篇张帆
  • 1篇刘寒
  • 1篇李盛梅
  • 1篇张程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脓毒症患者抗凝血酶Ⅲ、蛋白C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脓毒症凝血功能紊乱是致死的重要原因。本次研究中,我们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齐鲁医院ICU科2010年7月~2011年11月脓毒...
董世笑
关键词:脓毒症血浆蛋白C凝血功能紊乱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trategies i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China:Lessons from an autoPsy study involving 3 cases
丁士芳吴大玮李琛翟茜陈晓梅董世笑李盛梅
危重患者长期机械通气时气管切开时机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验证早期气管切开与危重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0—01—2013—12未经选择的需要长期机械通气I〉48h危重患者。依据气管切开时机的频数分布分为早期组(earlytracheostomy,ET)是机械通气≤5d时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和晚期组(1atetracheostomy,LT)是机械通气〉5d时气管切开的患者。两组进行人口学、病因学和ICU死亡率的比较。数据源于电子病历。结果86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共有234例(27.21%)患者暴露于气管切开并纳入分析。其中早期组159例,晚期组75例。两组间病情严重程度没有差别,从年龄上,老年患者多接受晚期气管切开(P〈0.01),从病因构成上,颅脑外伤和中枢神经疾病患者多接受早期气管切开(P〈0.01)。ICU出院时气管套管带管率两组间相似。ICU全因死亡率分别为早期组20.09%和晚期组11.97%(P=0.2344)。早期组和晚期组ICU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是29d和33d(P=0.015),机械通气时间的中位数分别是14.97d和20.69d(P=0.013)。结论5d内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与病情改善无关,但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陈晓梅韩辉董世笑杜滨锋
关键词:气管切开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
脓毒症患者抗凝血酶III、蛋白C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脓毒症凝血功能紊乱是致死的重要原因。本次研究中,我们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齐鲁医院ICU科2010年7月~2011年11月脓毒症患者1...
董世笑
关键词:脓毒症蛋白C预后
文献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感染与胰腺外感染的特征和流行趋势,改善SAP相关感染的治疗效果,降低SAP相关感染死亡率.方法 依据电子病历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感染病原学的分布特征和耐药趋势.结...
韩辉陈晓梅李琛李远董世笑张建宁刘寒吴大玮
地佐辛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地佐辛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腹腔镜手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的93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8)。对照组使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使用地佐辛镇痛,镇痛目标为面部表情评分0~3分;两组均予以咪达唑仑镇静,镇静目标为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评分-2~1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h、12 h、24 h、48 h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面部表情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12 h后面部表情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更高的安全性。
董世笑
关键词:地佐辛术后镇痛腹腔镜检查
早期启动远端空肠喂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预后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启动远端空肠喂养(DJF)及达到目标喂养速度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SAP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状况,并将其分为三组:A组(≤5d达到目标喂养速度)、B组(〉5d达到目标喂养速度)和c:组(从未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收集记录患者的年龄、人院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DJF启动时间、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和病死率等。结果纳人SAP患者51例,A组19例,B组16例,C组16例。三组年龄、性别构成、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ICU住院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5±12.07)、(29.37±11.52)d比(40.13±14.72)d,P〈0.05]。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时间≤18d患者(39例)ICU住院时间为(20.83±7.66)d,病死率为10.26%(4/39),明显优于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时间〉18d患者(12例)的(38.91±14.83)d、58.33%(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40例)DJF启动时间(7.20±3.63)d,早于死亡患者(11例)的(21.82±5.9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中早期启动DJF能够明显降低SAP病死率,早期达到目标喂养速度能够缩短ICU住院时间。
陈晓梅吴大玮李琛翟茜杜滨锋李远张建宁董世笑
关键词:胰腺炎肠内营养
脓毒症患者抗凝血酶Ⅲ、蛋白C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AT-Ⅲ、PC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齐鲁医院ICU科脓毒症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入ICU第1天的AT-Ⅲ、PC.根据第1天AT-Ⅲ水平异常程度分为A1组(AT-Ⅲ≥80%)、...
董世笑陈晓梅丁士芳李琛翟茜杜滨锋李远张建宁张帆韩辉吴大玮
脓毒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新进展
2015年
脓毒症(SepSiS)的严重程度与凝血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凝血障碍的最严重类型。脓毒症合并diC的病死率接近40%,与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率接近。尽管近期有许多相关研究,但对于这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仍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肝素钠是最经典、最常用、最廉价的抗凝剂,但仍未被证实有效。抗凝血酶曾被赋予众望,但高剂量抗凝血酶被证明不能改善生存率,全球脓毒症指南不推荐使用。重组活化蛋白C是唯一被推荐用于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抗凝剂,但临床试验失败后,2011年也被撤出市场。重组血栓调节蛋白是新研发的药物,2008年已在日本应用,尚未证明有效。综上所述,抗凝治疗进展未达到预期。脓毒症的抗凝治疗一直积极研究。目前认为,纠正凝血障碍不足以纠正这种致死性的并发症,因为许多天然的抗凝剂有多效性的特点,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合适的治疗时机应用于正确的目标。
董世笑张程刘庆伟
关键词:脓毒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NICOM与PiCCO监测心功能指数的对比研究
目的本研究以临床常用的微创监测方法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Pulse-induc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为标准,观察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Noninvasive Cardia...
李琛张帆吴大玮李远董世笑陈晓梅
关键词:PICCO监测方法危重病人心功能指数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