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恒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操作流程的优化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更容易操作、更加优化的操作流程,并探讨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本优化流程手术治疗的4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20例,平均(63.9±11.6)岁,BMI平均(24.7±2.7)。7例合并心血管疾病,3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3例合并糖尿病。肿瘤长径平均(4.6±2.3)cm。1例患者肿瘤为高分化腺癌,20例为中分化腺癌,18例为低分化腺癌,7例为其他类型。其中T_2期23例,T_3期19例,T_(4a)期4例。术中沿升结肠系膜后叶固有筋膜游离并扩展平面,顺时针游离右半结肠。结果:46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24.4±27.8)min,出血量平均(61.7±38.7)ml,清扫淋巴结数量平均(27.2±9.0)枚,术后排气时间平均(3.4±0.8)d。无术后肠梗阻、腹腔出血、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CME优化的操作流程是安全、可行的,同时降低了手术难度,值得临床推广。
- 孔祥恒杨道贵张彦波杨成刚王文晓
- 关键词:结肠肿瘤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
- 术前Henle干CT三维成像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术前利用CT三维血管重建技术描述Henle干的解剖结构,并探讨其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右半结肠癌患者18例,术前行CT三维血管重建观察Henle干静脉属支构成。结果 18例病人均识别出了Henle干。并根据结肠静脉(副右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和中结肠静脉)参与数量发现Henle干的以下两种类型:Ⅰ(1支结肠静脉),Ⅱ(2支结肠静脉)。类型Ⅰ和Ⅱ类型出现的频率分别为:56%(n=10)、44%(n=8)。结论 CT三维血管重建可以很好的识别汇入Henle干的静脉分支,从而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
- 高玉蕾杨道贵孔祥恒刘鑫杜文峰
- 关键词:结肠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多层螺旋CT
- 胃部分隔断及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治疗胃出口梗阻一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者,女,54岁。以上腹部隐痛4个月,恶心、呕吐20d入院。胃镜检查提示胃腔内残余食物,幽门部不规则隆起,表面有溃疡,胃腔狭窄,胃镜不能通过。病理检查提示胃低分化腺癌。CT提示胃幽门部癌,向周围浸润,见图1。
- 于俊秀米月堂郑万磊孔祥恒
- 关键词:胃出口梗阻胃空肠吻合术ROUX胃低分化腺癌EN胃部
-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膜解剖特点与操作要点被引量:8
- 2018年
- 1982年英国著名外科学家Heald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1],这一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TME原则要求整块切除肿瘤所在直肠及其环周系膜,并且要求直肠系膜筋膜(mesorectal fasciae,MRF)不被打破,同时保护自主神经-血管神经束(neurovascular bundle,NVB)[2]。此术式使术后局部复发率由之前的20%~40%降至3%~8%[3-4],并且患者的泌尿、性功能也得到了更好地保护。虽然TME中明确描述了直肠后方、侧方及前方的分离平面,以保证直肠系膜的完整切除[5-8],但文献报道,由于骨盆的限制、直肠前间隙的向后成角、肥胖及肿瘤自身等因素的影响,直肠系膜完整切除率仅能达到50%~70%[9-10]。本文试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及该领域重要的解剖研究,从膜解剖的角度对低位直肠癌的解剖特点作一介绍。
- 孔祥恒杨成刚杜文峰杨道贵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
- 内镜治疗胃癌术后良性输入袢梗阻的回顾性研究
- 2020年
-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内镜治疗良性输入袢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8年11月该院远端胃癌切除的患者3186例,将诊断为良性输入袢梗阻并采用内镜治疗的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汇总治疗和随访结果。随访时间为治疗后3、6和12个月。结果共42例(1.32%)输入袢梗阻病例,包括30例男患者和12例女患者,中位年龄为60岁(36~69岁)。其中39例接受了内镜治疗,治疗后梗阻症状均得到快速缓解,2例患者分别于内镜治疗后4和7个月因粘连导致肠梗阻而行手术治疗。结论内镜治疗良性输入袢梗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手术风险大的病例,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梗阻的输入袢进行减压,为下一步手术做准备,保证手术的安全。
- 曹玉宁孔祥恒许春红张化岭冯倩杨学超李森林
- 关键词:输入袢梗阻内镜治疗ROUX-EN-Y吻合
- 多模式预康复策略对老年衰弱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功能状态及短期预后影响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多模式预康复策略对老年衰弱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功能状态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衰弱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路径管理,依据是否实行多模式预康复分为预康复组和对照组。采用1∶2倾向性评分匹配平衡组间基线差异所致的混杂偏倚,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资料,卡钳值设为0.1。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4周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次要观察指标为衰弱指数(frail index,F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0 d再入院率/再手术率及术后90 d死亡率。结果本研究最终共纳入182例患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62例,临沂市人民医院61例,聊城市人民医院59例),预康复组31例,对照组151例。经1∶2匹配后成功匹配93例患者,预康复组31例,对照组62例。术后4周预康复组6MWD改善值大于对照组[(46.3±33.7)m vs(7.6±30.2)m,P=0.002],预康复组6MWD改善值>20 m的患者数占比多于对照组(55%vs 9.9%,P=0.033)。FI预康复组小于对照组(中位数2 vs 3,P=0.024)。两组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 d再入院率/再手术率及术后90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预康复组长于对照组[(14.0±4.3)d vs(11.3±4.2)d,P=0.007]。结论多模式预康复策略未增加围手术期风险,有助于改善老年衰弱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功能状态,可能提高患者对手术应激的耐受性,从而使其更好地从ERAS中获益。
- 刘斌徐晗孔祥恒马帅姚丹华何一宁郭明晓杨道贵李幼生
- 关键词:结直肠癌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