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凌云

作品数:25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恶性
  • 6篇肿瘤
  • 6篇恶性肿瘤
  • 5篇化疗
  • 4篇气道
  • 4篇细胞
  • 4篇哮喘
  • 4篇咳嗽
  • 4篇咳嗽变异型
  • 4篇咳嗽变异型哮...
  • 4篇骨髓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4篇变异型
  • 4篇变异型哮喘
  • 3篇血清
  • 3篇血液
  • 3篇支气管
  • 3篇髓外
  • 3篇外周

机构

  • 22篇贵阳市第一人...
  • 4篇贵阳医学院附...
  • 3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王凌云
  • 14篇杜涛
  • 13篇刘小芳
  • 6篇刘蕾
  • 5篇胡晓彦
  • 4篇闻心培
  • 4篇周影娜
  • 3篇李俐佳
  • 3篇李茗
  • 2篇钟筑宁
  • 2篇胡小彦
  • 1篇南楠
  • 1篇萧翊
  • 1篇刘晓芳
  • 1篇梁愿
  • 1篇朱萍
  • 1篇冯静

传媒

  • 3篇贵州医药
  • 3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二〇〇六年贵...
  • 2篇贵州省200...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6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46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52例恶性肿瘤非贫血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的血常规指标。结果恶性肿瘤贫血患者表现为MCV正常/RDW升高,RDW明显高于恶性肿瘤非贫血组和正常对照组,MCV在正常范围,但低于恶性肿瘤非贫血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象表现以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和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多见,血小板总数、MPV、PDW比正常对照组高。结论外周血象的变化对恶性肿瘤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MCV/RDW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其贫血病因学的改变。
王凌云刘小芳杜涛李茗
关键词:恶性肿瘤贫血外周血象
三维调强放射治疗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髓外复发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究三维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2年8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ML行allo-HSCT后髓外复发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化疗组(41例)和IMRT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近期疗效、生物标志物和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IMRT组并发症发生比例为5.56%(2/36),化疗组为24.39%(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9,P<0.05)。IMRT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比例为91.67%(33/36),高于化疗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6,P<0.05)。IMRT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和5个月血清VECF水平分别为(754.14±66.27)、(586.03±50.24)、(364.08±48.62)和(253.26±45.20)pg/mL,CD56^(+)NK细胞比例分别为(6.14±1.27)%、(10.03±1.65)%、(11.62±1.34)%和(11.36±1.63)%;化疗组VECF水平分别为(748.26±64.25)、(526.15±50.76)、(407.43±47.32)和(303.85±45.86)pg/mL,CD56^(+)NK细胞比例分别为(6.32±1.30)%、(10.53±1.47)%、(11.86±1.66)%和(11.09±1.78)%。两组血清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交互)=19.661,P<0.05);两组CD56^(+)NK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交互)=0.084,P>0.05),但两组组内时间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_(时间)=203.602,P<0.05)。随访截至2023年12月,IMRT组无进展生存率为91.67%,化疗组为6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2,P<0.05)。结论IMRT在AML患者行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可改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局部症状,与IMRT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机制有关。
刘麾赵鹏冯静胡晓彦杜涛王凌云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深部高频热疗对放射性肺炎预防作用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深部高频热疗预防肺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的作用。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进行放射治疗的84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热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放化疗,热疗组患者在放化疗的同时采用深部高频热疗。比较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热疗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9.52%(4/42),低于对照组的38.10%(1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0,P<0.05)。治疗后,热疗组肺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深部高频热疗预防放射性肺炎的效果确切。
田瑞卿王凌云
关键词:恶性肿瘤深部热疗放射性肺炎
恶性肿瘤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23例恶性肿瘤无贫血患者进行了血清FA、VitB12水平检测,并与27例癌性贫血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肿瘤患者血清F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itB1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FA水平的变化对其病情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VitB12的测定似乎临床价值不大。
王凌云刘小芳杜涛刘蕾
关键词:恶性肿瘤叶酸维生素B12
康复新联合蒙托石散对化疗性黏膜损害的防治作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康复新对化疗时患者消化道黏膜损害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黏膜保护剂蒙托石散与康复新+蒙托石散分别用于两组化疗患者,比较两组黏膜损害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康复新+蒙托石散组较单纯蒙托石散组黏膜损害发生率低(P<0.05),程度也较低。结论康复新可增加或协同常规黏膜保护的作用,价廉,有临床应用价值。
刘小芳王凌云梁愿
关键词:康复新化疗黏膜损害
恶性肿瘤化疗性贫血51例临床分析
2010年
刘小芳杜涛王凌云
关键词:恶性肿瘤肿瘤放化疗血液系统
46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46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52例恶性肿瘤非贫血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的血常规指标。结果:恶性肿瘤贫血患者表现为MCV正常/RDW↑,RDW明显高...
王凌云刘小芳杜涛李茗
关键词:恶性肿瘤贫血外周血象
文献传递
放疗在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47例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根据接受的治疗将患者分为放疗组(n=23)与未放疗组(n=24);根据移植前是否有髓外浸润及移植后是否出现孤立髓外复发进行亚组分析,分为移植前放疗组与移植前未放疗组、移植后放疗组与移植后未放疗组;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者治疗方法分为鞘内注射组(n=12)与鞘内注射联合放疗组(n=13)。比较放疗、化疗等方法治疗后患者的局部缓解情况、生存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患者中放疗组总生存时间(OS)优于未放疗组(中位OS:706 d vs.151 d,P=0.015);亚组分析显示移植前放疗组OS优于移植前未放疗组(中位OS:592 d vs.386 d,P=0.035);CNSL鞘内注射联合放疗组OS优于鞘内注射组(中位OS:547 d vs.388 d,P=0.045)。放疗组无事件生存时间(EFS)优于未放疗组(中位EFS:175 d vs.50 d,P=0.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放疗和未放疗对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患者的OS有明显影响,移植前未放疗组相比移植前放疗组死亡风险增加了2.231倍(HR=3.231,95%CI:1.021~10.227,P=0.046)。相比未放疗组,放疗组局部缓解率更高,且具有更低的血液学毒性反应、感染和出血风险。结论放射治疗可迅速缓解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的局部症状,延长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且血液学毒性反应、感染和出血风险较低。
雷文彬刘麾张燕卢英豪黄懿陈莹高睿柴笑詹云熊杰王凌云刘蕾王季石赵鹏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髓外浸润血液学毒性预后
咳嗽变异型哮喘54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王凌云周影娜闻心培
关键词:咳嗽变异型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气道高反应性症状不典型抗菌素治疗慢性咳嗽
血清LTB4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研究
CVA属症状不典型的哮喘,气道痉挛多发生于小气道,因而无或很少闻及哮鸣,肺功能检查FEV1多在正常范围内,确诊有赖于支气管激发试验.白三烯(LTs)能促使炎症细胞向气道迁移、聚集,在参与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众多细胞因子网络中...
王凌云周影娜闻心培
关键词:支气管咳嗽变异型哮喘气道痉挛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