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喻雪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3篇艺术

主题

  • 2篇景观
  • 2篇工业遗产
  • 1篇修缮
  • 1篇意境
  • 1篇隐秘
  • 1篇人性
  • 1篇山水
  • 1篇山水画
  • 1篇设计语言
  • 1篇诗意
  • 1篇首钢
  • 1篇筒仓
  • 1篇情感
  • 1篇情感空间
  • 1篇中西融合
  • 1篇巫师
  • 1篇现代手法
  • 1篇李可染
  • 1篇林璎
  • 1篇精神家园

机构

  • 6篇北京建筑大学

作者

  • 6篇喻雪
  • 2篇张笑楠

传媒

  • 3篇城市地理
  • 1篇艺术与设计(...
  • 1篇门窗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从“巫师的山”走来的林璎以及她的越战纪念碑
2015年
林璎的越战纪念碑让进入纪念碑场地的人们都无可自拔的陷入一场纪念的心灵仪式中去。人头窜动起来,便能领略到黑色大理石的魅力。那黑色的石头似有灵性,它反射着蓝天白云,芳草碧地,还有川流不息的行人,似乎世间万物都被它收摄于内。黑色长墙如黑色镜廊,人世间的光影流动叠映在死者的姓名行列里,终成生与死的一场对话。隐秘的情怀在此刻被激发出来,游历者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喻雪
关键词:人性隐秘
精神家园的营造——探析路易斯·巴拉甘的景观作品被引量:1
2015年
路易斯·巴拉甘以他敏锐的禀赋和透彻的洞察,赋予了作品寂静、安详、明亮又诗意的空间,充满了生命的张力。本文通过探析巴拉甘景观设计作品的语言特点,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进一步揭露巴拉甘在国际主义盛行的时代,创造出具有地域性特色和浓厚人情味的极简主义。他的设计对世界的景观设计以及中国的景观设计趋势都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喻雪
关键词:寂静诗意设计语言精神家园情感空间
谈李可染绘画——传统与现代手法的融合
2015年
李可染先生毕其一生钻研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研究,他的山水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其浑厚深邃、静默灵动的绘画语言,集中体现了李可染先生作为一个华夏子嗣流淌在内心的爱国热情。他屡下江南,探索"光"与"墨"的变幻,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构图方式,并且通过具象的山水描绘表现出浑厚博大的精神力量。创造性地融合了西方的光影表现,将明暗对比引入画面,使作品具有一种光影窜动、时间飞逝的感官享受。
喻雪
关键词:李可染山水画中西融合光影意境
我国工业遗产改造利用中的价值阐释与展示研究 ——以首钢·西十筒仓区改造为例
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我国工业遗产的价值阐释与展示,具体研究方向是工业遗产在改造更新和活化利用中,如何将其价值完整、正确、全面地向公众阐释出来,并通过展示的理念、原则、模式和展示手法的探讨,找到合适的途径和策略。通过分析国...
喻雪
关键词:工业遗产
文献传递
价值阐释与展示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改造景观研究
2017年
文章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解读工业遗产改造景观,结合工业遗产丰富的价值内涵和展示阐释的需求,展开对工业遗产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以及改造形成的文化景观等理念的梳理,通过深入分析国内外工业遗产改造的优秀案例,剖析其与城市和居民发生的内在联系,最终找到生命延续轨迹。在立足融合工业遗产空间的"刚"与"柔"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的景观营造手法,寻求一种有价值的,有现实意义的工业遗产文化景观的创造。
喻雪张笑楠
关键词:工业遗产
谈日本古建筑修缮中展示利用的经验被引量:2
2017年
日本的在古建筑遗产保护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不单是着眼于其保存,而是采用保护与展示利用并举的措施。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古建筑修缮中采取的公众展示和合理利用的案例,从公众参与,公众展示,资料宣传等阐释日本进行的积极有效的探索,达到古建筑遗产价值的合理展示和推广利用,使民众更进一步地体会到保护的重要性,反过来也会更好地服务于保护实践,从而推动整个地区的良性观赏遗产与保护遗产模式的形成。
喻雪张笑楠
关键词:公众参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