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小玲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流感染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原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计数
  • 1篇药物
  • 1篇药性分析
  • 1篇乳铁蛋白
  • 1篇社区获得性
  • 1篇输入性
  • 1篇输入性疟疾
  • 1篇疟疾
  • 1篇自发性腹膜炎
  • 1篇细菌
  • 1篇细菌耐药
  • 1篇细菌耐药性
  • 1篇细菌耐药性监...
  • 1篇临床价值研究

机构

  • 4篇安徽省铜陵市...

作者

  • 4篇崔小玲
  • 3篇宋有良
  • 3篇林建
  • 2篇查翔远
  • 1篇沈智勇
  • 1篇胡叶红
  • 1篇黄义泽
  • 1篇袁园
  • 1篇潘晓龙
  • 1篇焦瑞宝
  • 1篇倪世峰

传媒

  • 2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ABSI)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CABSI的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所有确诊为CABSI患者的临床及血培养资料。结果共152例CA-BSI患者纳入研究,原发性血流感染占24.3%(37/152),继发性血流感染占75.7%(115/152)。原发性CABSI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P<0.05);女性继发于泌尿系统感染者显著多于男性(P<0.0001),男性继发于胆道感染者多于女性(P<0.05)。152例患者共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1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8%(97/152株),革兰阳性菌占36.2%(55/152株)。最常见的检出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8.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8%)、肺炎克雷伯菌(9.2%)、金黄色葡萄球菌(7.2%)、草绿色链球菌(6.6%)、β-溶血性链球菌(4.6%)。泌尿道来源的CABSI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株分别占43.2%和7.1%;未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18.2%和44.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均达100%。结论 CABS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应重视性别、原发感染部位等因素对CABSI的影响。
查翔远胡叶红胡大霞方芳丁琴汪泽华崔小玲林建宋有良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监测多重耐药菌
腹水降钙素原及乳铁蛋白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腹水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入住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及消化内科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并腹水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将22例合并SBP患者列为SBP组,20例未合并SBP患者列为非SBP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及腹水PCT、乳铁蛋白(LF)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SBP的诊断价值。结果SBP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7.67±2.57)×10^(9)个/L高于非SBP组(4.94±1.86)×10^(9)个/L、中性粒细胞计数(11.50±2.14)×10^(9)个/L高于非SBP组(4.50±1.05)×10^(9)个/L、CRP(12.47±2.21)mg/L高于非SBP组(3.27±1.05)mg/L、PCT(8.56±1.22)ng/mL高于非SBP组(1.55±0.38)ng/mL、LF(161.23±23.11)ng/mL高于非SBP组(78.21±10.2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9、13.241、16.946、25.644、14.791,P<0.001)。腹水PCT、LF的AUC依次为0.703、0.724,联合检测AUC最大为0.896,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的AUC。PCT、LF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48、201.45 ng/mL,对SBP的诊断灵敏度分别72.73%、77.27%,两者联合后的灵敏度95.45%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水PCT、LF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合并SBP有早期诊断价值,为疾病的临床评估提供依据。
崔小玲黄义泽蔡文婕袁园谭祝利
关键词:自发性腹膜炎降钙素原乳铁蛋白肝硬化
2016~2019年铜陵地区输入性疟疾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铜陵地区输入性疟疾病例特点,为本地区疟疾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并经实验室确诊的28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特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疟原虫分布特征。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占比96.4%,以青壮年为主,职业主要为境外劳务输出工人。患者发病高峰月份分别为2月、4月和7月,占所有病例的42.9%。患者感染来源均为非洲国家,以恶性疟原虫疟疾(64.3%)多见。非重症患者27例(96.4%),重症1例,无死亡病例。19例(67.9%)患者血小板计数不同程度下降,25例(89.3%)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18例(81.8%)患者降钙素原不同程度升高。结论铜陵地区输入性疟疾病例全年散发,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恶性疟原虫疟疾多见,患者血液炎症指标不同程度升高;临床医师应继续提高对疟疾的诊治能力,防止漏诊、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发生。
林建方雪晴焦瑞宝崔小玲沈智勇宋有良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小板计数
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特征,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由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病例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 71例患者入选,前3位临床分布科室为感染科、ICU及肿瘤科,前3位基础疾病依次为肺部感染、恶性肿瘤、胆道感染及糖尿病;所分离的71株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33.8%,其中34例医院获得性感染病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为52.9%,37例社区获得性感染病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为16.2%,医院感染病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社区感染病例(χ2=10.680,P<0.05);7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无耐药,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20%);医院感染菌株对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及氨曲南的耐药率均较社区感染菌株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对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氨苄西林外其他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高。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常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血标本中所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较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离株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高。
查翔远宋有良林建崔小玲潘晓龙倪世峰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