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华英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京山县罗店镇乡村医生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2016年
- 目的 为了了解乡村医生的生存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保持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方法 借助SPSS 20.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以描述性为主的统计分析,通过对乡村医生基本信息的总结和归纳,统计现状,找出现象中的本质问题。结果 乡村医生年龄老化严重,60~70岁占40.54%;文化程度偏低,中专占51.35%;医疗技术水平欠佳,收入不足,月工资2000以内占72.9%;保障缺位,发展存在瓶颈。结论切实解决现任乡村医生退休、离职、人才继任和储备的问题,明确乡村医生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中的地位,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织密织牢三级医疗卫生保健防护网的网底。
- 李习平史华英
- 关键词:基本信息
- 新医改背景下湖北省某镇新农合情况调查
- 2017年
-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实行后农村医疗卫生的现实状况,掌握基层医疗卫生动态,明确卫生工作的目标。方法以湖北省下设L镇镇级卫生院近几年新农合医疗数据为分析样本,使用SPSS20.0对收集到的初始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以时间序列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主开展研究。结果该镇2015年新农合的参合率为76.84%,门诊和住院报销总额波动上涨,近几年门诊报销比为58.5%,住院报销比为71.7%。结论加强新农合的宣传力度,促进制度的全面落实,保持门诊报销比水平,进一步完善住院报销比,借助新农合实现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的即时目标。
- 李习平史华英
- 关键词:新医改新农合
- 基于分级诊疗视角患者就医行为研究
- 研究目的:在当前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的社会背景下,强调贯彻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和上下联动的合理就医模式,患者作为制度主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制度的实际落实情况息息相关,其中患者就医行为中首诊机构的选择与制度内容中...
- 史华英
- 关键词:患者就医行为
- 文献传递
- 患者就医时间影响就医决策的调查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就医时间在患者就医决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方法 2015年7月选择十堰市一家医院的流动患者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00人。调查所有研究对象交通工具的选择、到达医院的时长、就诊等待时长、就诊时长、疾病治疗周期。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就医时选择公交车的人数最多,占33.0%(33/100);在到达医疗机构的时间在60~120和≥120 min时,选择公交车的人数最多,分别占45.5%(5/11)、44.4%(4/9)。就诊等待时长〈15 min的人数最多,占34.0%(34/100)。患者诊疗行为的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30 min和30~60min,分别占46.0%(46/100)、38.0%(38/100)。不同疾病复发情况、文化程度的患者,疾病治疗周期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种治疗方式的治疗周期都集中在2~7 d,共有61人(61.0%),其中服用药物28人(45.9%),输液24人(39.3%),住院9人(14.8%)。患者治疗方式与治疗周期呈正相关(r=0.219,P〈0.05)。结论为了提高患者就医决策的科学性和降低决策负担,探索就医决策的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机理,从而做出较为准确的就医决策。
- 史华英李习平
- 关键词:就医时间
- 新医改背景下患者就医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患者就医决策,探讨新医改背景下患者就医的影响因素及其各自的影响力大小。方法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收回的原始数据进行录入、归类、整合、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患者的就医决策受到自身收入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不同的收入水平以及不同的疾病严重程度都会影响到患者的决策行为。结论为了使收入不同和所患疾病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都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应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率,增加相对资源数。
- 李习平史华英
- 关键词:新医改影响因素
- 是硕果累累,还是暗藏鸿沟?--“新医改”政策再思考被引量:5
- 2016年
- 本文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程入手,分析了我国启动新一轮医改后取得的成果,进而分析当前"新医改"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取消药品加成与医院补偿问题;增加药事服务费与医保支付、患者支付能力的问题;社会资本办医与公立医院平等的政策落实问题;医患冲突与互信机制构建问题。最后,提出了见解。
- 李习平胡慧远史华英
- 关键词:新医改药品加成药事服务费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