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勇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社会主义
  • 3篇主义
  • 2篇大学生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思政
  • 2篇思政课
  • 2篇思政课教学
  • 2篇价值观
  • 2篇教学
  • 2篇核心价值观
  • 1篇大学生社会
  • 1篇大学生社会主...
  • 1篇党史
  • 1篇党史学
  • 1篇党史学习
  • 1篇段式
  • 1篇新时期大学生

机构

  • 7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汪勇
  • 1篇汪勇
  • 1篇柴颖

传媒

  • 3篇中学政治教学...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党史学习教育的“知情意行”被引量:4
2021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史明理,要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沉淀中明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辩论中明晰历史虚无主义的诡辩歪理、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就中明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学史增信,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对旗帜道路重大选择的坚定执着中、形势危急的重大转折中、对重大挫折的科学态度中增进"四个自信"。学史崇德,要能够从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中明大德、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意识中守公德、从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品质中严私德。学史力行,应该从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工作宗旨中学会毕力躬行、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学会竭力而行、从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中学会亲力实行。
柴颖柴颖
关键词:党史学习明理崇德力行知情意行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探析被引量:2
2015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要求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否能够认同和践行,将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探究改善和加强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意义重大。
汪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教育
一种兔肉高压灭菌保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兔肉高压灭菌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活兔宰杀后分割,得兔肉;将处理后的兔肉放入茶多酚溶液中,然后在超声波条件下处理;将兔肉取出,在25‑35℃、500‑800MPa条件下保温处理5‑15min;将处理后...
王国泽汪勇田兴舟符世雄唐仁勇
思政课教师信息素养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
2023年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其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提升思政育人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其信息素养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由杨非与张敏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一书,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对当前思政课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考核、教学竞赛等维度探索了思政课教学创新的途径,为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素养提供了借鉴。
汪勇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学教学竞赛教学考核信息素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辨证逻辑理路
2021年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于这一方法论,深刻洞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位,按照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辩证逻辑理路,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国内外发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逻辑的思维向度,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的逻辑必然性。
汪勇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逻辑理路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被引量:2
2016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高校教学,对广大师生深入理解和践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汪勇
关键词:高校教学思政课
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被引量:2
2016年
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WIFI和4G网络的普及,以智能手机为主要载体的移动互联新媒体凭借其在即时通信、获取资讯、学习、购物等方面的优势,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信息的海量化、知识和时间的碎片化、以及功能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挑战。利用移动互联这个平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到教育的与时俱进,创新培育模式、加强舆论监管,加强教育队伍建设。
汪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