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霞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孟鲁司特钠联合痰热清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痰热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AECOPD患者16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痰热清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IL-6、IL-8、TNF-α、TGF-β)水平、肺功能指标(FEV_1、FEV_1%、FEV_1/FVC)及血气分析指标[p(O_2)、p(CO_2)],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上述血清炎性因子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FEV_1、FEV_1%、FEV_1/FVC及血气分析指标p(O_2)和p(CO_2)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联合组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痰热清治疗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 张俊霞
- 关键词:COPD急性加重期孟鲁司特钠痰热清肺功能炎性因子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正常范围内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LEAD)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431例,收集其血清TBIL、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临床一般资料及其他生化指标,根据血清TBIL分为4组:Q1组(TBIL≤8.9μmol/L)106例,Q2组(TBIL 9.0~11.9μmol/L)106例,Q3组(TBIL 12.0~17.1μmol/L)110例,Q4组(TBIL≥17.2μmol/L)109例。结果 Q2组、Q3组和Q4组SBP低于Q1组,Q3组、Q4组FPG和HbA1c低于Q2组,Q4组LDL-C低于Q2组,Q3组LEAD发生率低于Q1组,Q4组LEAD发生率低于Q1组、Q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 OR值及95%CI为0.907(0.866~0.950)是LEAD的保护因素,HbA1c OR值及95%CI为1.113(1.018~1.217)、病程OR值及95%CI为1.034(1.005~1.064)是LEA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正常范围内血清TBIL水平的降低与2型糖尿病患者LEAD的发生有关。
- 商书霞宋光耀赵军魁张俊霞郭洪涛李玲
- 关键词:血清胆红素踝肱指数
- 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LEAD)的相关性。方法:431例T2DM患者,根据SUA四分位数分为4组:Q1组,≤252μmol/L,108例;Q2组,253~323μmol/L,108例;Q3组,324~430μmol/L,107例;Q4组,≥431μmol/L,108例。采用动脉硬化检查装置/血压脉波检查装置测定踝肱指数(ABI)。记录一般资料,检测生化指标,研究SUA水平与T2DM患者LEAD的相关性。结果:Q1组与Q2组间LEA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Q1组比较,Q3组、Q4组LEAD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3组(OR:3.44,95%CI:1.90~6.20,P<0.01)、Q4组(OR:8.31,95%CI:4.50~15.35,P<0.01)LEAD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随着SUA水平升高,T2DM患者LEAD发生率增加;高SUA水平是T2DM患者LEAD的危险因素。
- 商书霞刘晓耕宋光耀岳珂张俊霞陈立琴
- 关键词:血尿酸踝肱指数
- 血清胆红素及γ-谷氨酰转肽酶与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根据B超结果将住院的50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2组:无NAFLD组(290例)和NAFLD组(219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并分析2组血清胆红素和GGT的变化。结果NAFLD与空腹血糖(FPG)、GGT水平呈正相关,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呈负相关。经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FPG、GGT、TBIL与NAFLD呈独立相关(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的降低和GGT升高与T2DM患者NAFLD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 商书霞宋光耀刘晓耕李志伟张俊霞张建华
- 关键词: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非酒精性脂肪肝氧化应激
- 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431例T2DM患者,血尿酸中位水平323μmol/L,根据血尿酸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四组,Q1组108例,血尿酸≤252μmol/L;Q2组108例,血尿酸253~323μmol/L;Q3组107例,血尿酸324~430μmol/L;Q4组108例,血尿酸≥431μmol/L。比较四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血尿酸与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Q1、Q2、Q3、Q4组DN的发病率分别为14.8%、14.8%、21.6%、36.1%;DR的发病率分别为18.5%、27.8%、38.4%、45.4%。与Q1组相比,Q3组、Q4组DN、DR发病率均显著升高(P均〈0.05)。在调整病程、BMI、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血尿素氮、谷氨酰转肽酶、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后,Q3、Q4组DN发病率的OR和95%CI分别为2.45(1.04~5.79)、2.70(1.12~6.53),DR发病率的OR和95%CI分别为2.81(1.33~5.94)、3.73(1.59~8.72),P均〈0.05。结论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增加;血尿酸水平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有关。
- 商书霞宋光耀张俊霞刘海深郭妍郭洪涛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尿酸微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