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阳春
-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化学工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彩妆艺术漆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艺术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彩妆艺术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配比原料组成:弹性丙烯酸乳液30‑50份,珠光粉6‑12份,水35‑48份,碳酸钙10‑19份,偶联剂0.2‑0.45份,消泡剂0.1‑0.3...
- 史阳春
- 一种彩妆艺术漆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艺术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彩妆艺术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配比原料组成:弹性丙烯酸乳液30‑50份,珠光粉6‑12份,水35‑48份,碳酸钙10‑19份,偶联剂0.2‑0.45份,消泡剂0.1‑0.3...
- 史阳春
- VR虚拟现实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探析
- 2020年
- 在现代文化积累与传播过程中,博物馆作为重要媒介,不仅可以贮备知识,还能给予当地文化教育领域一定刺激,在教育研究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突出地位。结合VR虚拟现实技术设计3D虚拟博物馆,为用户提供交互体验空间,能够打破传统博物馆在时间、地域和参观方式等方面的限制,更充分地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深入探析了VR虚拟现实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一、前言虚拟产业的快速发展,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数字模拟展览,通过信息化展览形式.
- 简俐史阳春王瑞
-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形式信息化
- 儿童画创作训练方法浅探被引量:1
- 2011年
- 儿童的美术活动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导向,反映主客观世界、表现创作欲望的一种方式。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方式,采取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也是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一、一物多画,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一些儿童画作品缺少新意,所表现的事物带有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倾向,并不完全是因为儿童缺少对新事物、新形象的感知。其实,
- 史阳春
- 关键词:创作欲望儿童画具体形象思维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美术教育
- 一种可折叠式一体化桌椅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一体化桌椅,包括墙板,墙板的侧面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面板,第一面板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面板,第二面板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
- 史阳春
- 文献传递
- 理想与现实之间——《千里江山图》中的北宋村落被引量:1
- 2015年
- 一、跋文考在中国美术史上,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一件十分值得注意和重视的作品。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的山水画创作技法,而且代表了当时的艺术发展水平,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创作思想风尚。王希孟正如众多宫廷画家一样,他的生平和经历在史籍中均无记载。此画中也无作者款印,从卷后蔡京的题跋中我们知道此画作者叫希孟,以及成画时间大约在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四月前不久。
- 史阳春
- 关键词:宫廷画家中国美术史山水画创作画中村落社会
- 浅析VR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2018年
-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传统的事物的认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几年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技术。它的出现将会对设计领域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展望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景观设计行业的前景。
- 钟倩史阳春李思嘉
- 关键词:VR技术景观设计
- 宋代婴戏图考被引量:3
- 2015年
- 一、婴戏图概述婴戏图是画家通过描绘儿童日常游戏玩耍和节日活动的场景,来展现社会风俗面貌以及儿童生活状态的一类绘画作品。婴戏题材的绘画作品,尽管在数量上所占比重不大,却在中国美术史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魅力和价值。隋唐以前的绘画作品中,孩童形象一般是作为陪衬出现的。隋唐时期,绘画中的孩童形象逐渐从陪衬中独立出来,画家们开始单独描绘儿童的生活状态,儿童由此逐渐成为专门的人物画表现题材。《宣和画谱》中记载唐代人物画家张萱:"善画人物……又能写婴儿,此尤为难。盖婴儿形貌、态度自是一家。
- 史阳春
- 关键词:绘画作品《宣和画谱》中国美术史人物画家宫廷画家
- 一种方便存取物品的升降储物柜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存取物品的升降储物柜,包括墙壁,所述墙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和第...
- 王森玉史阳春
- 浅析“去欲说”对宋代绘画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在宋代,理学一直被作为官方哲学,统治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它必然会对宋代绘画的发展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郑昶在《中国画学全史》中写道:"宋人之画,以讲理为主,欲从理以求神趣。""宋人善画,因以理学为主,是殆受理学之暗示,惟其讲理,故尚真;惟其尚真,故重活。而气韵生动,机趣活泼之说,遂视为图画之玉律,卒以形成宋代讲神趣而不失物理之画风。"宋人在画中强调"理"的趣味,同时在"理"的玩味中获得性情颐养。一、"去欲说"的形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和利的对立。孟子同样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
- 史阳春
- 关键词:绘画发展宋代审美情趣气韵生动理学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