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杰

作品数:12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4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情绪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介入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负性
  • 2篇负性情绪
  • 1篇凋亡
  • 1篇动脉介入

机构

  • 11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杨杰
  • 3篇刘红军
  • 3篇赵艳
  • 2篇张继伟
  • 2篇王国庆
  • 1篇魏文红
  • 1篇马玉娟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黔南民族医专...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山西卫生健康...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NT的心理调适干预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理健康、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叙事疗法(NT)的心理调适干预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理健康、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20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NT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常规干预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干预,NT组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NT的心理调适干预,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个月。在干预前后,比较NT组和常规干预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比较两组患者的Herth希望量表(HHI)、比较两组患者身体活动受限程度(PL)评分。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NT组和常规干预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均降低,干预后,NT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NT组和常规干预组患者PL评分、HHI评分升高,干预后,NT组PL评分、HH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NT的心理调适干预能够减轻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希望和生存质量。
赵艳杨杰张继伟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心理健康
平均血小板体积联合Gensini评分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近期预后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联合Gensini评分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86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术前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检测MPV,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术后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6例中,PCI术后36例发生MACE(MACE组),150例未发生MACE(非MACE组)。2组间总胆固醇(TC)、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MPV、Gensini评分及病变累及冠状动脉3支血管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V、Gensini评分、Plt、NT-proBNP及病变累及冠状动脉3支血管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以MPV(阈值0.86 fl)联合Gensini评分(阈值82.17分)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MACE的ROC曲线AUC为0.92[95%CI(0.87,0.98)],敏感度为92.70%,特异度为83.33%。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近期MACE的发生与术前MPV及Gensini评分有关;MPV联合Gensini评分可用于筛查PCI术后高危患者。
刘红军杨杰
关键词:平均血小板体积GENSINI评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12±0.18d,短于对照组的9.89±1.98d,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12±2.88分,高于对照组的75.12±2.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杨杰赵艳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甘草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IL-17、IL-23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浆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探讨甘草泻心汤治疗UC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甘草泻心汤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采用Mayo评分系统评估疾病活动度,采用IBDQ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同时采集2组患者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7、IL-23的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93.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P〈0.05);治疗后2组Mayo评分均下调(P〈0.01),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IBDQ评分均升高(P〈0.05~0.01),治疗组IBDQ量表中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后,UC患者血浆IL-17、IL-23均下调(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IL-17、IL-23下调更显著(P〈0.01)。结论甘草泻心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UC,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甘草泻心汤下调UC患者血浆IL-17、IL-23水平,参与免疫调节,可能是其治疗本病的机制之一。
王国庆魏文红杨杰
关键词:甘草泻心汤溃疡性结肠炎IL-17IL-23
分析维格列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维格列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60例。乙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治疗,甲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LVEF、E峰、E/A各项水平明显高于乙组,LVEDD、A峰水平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乙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应用及推广。
刘红军王国庆杨杰
关键词:美托洛尔冠心病2型糖尿病
老年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诱导期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2020年
研究老年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诱导期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于我院尿毒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研究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肌梗死1例(2.9%),心绞痛1例(2.9%),缺血性心肌病1例(2.9%),心律失常1例(2.9%),低血压3例(8.8%),合计7例(20.6%)。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老年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密切监护患者病情,可达到预防并发症的效果,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让患者安全接受诱导透析治疗,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杨杰
关键词:尿毒症诱导期心血管并发症预见性护理
延伸护理服务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延伸护理服务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医院收治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根据围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环境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结果:干预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存质量的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四个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采用延伸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茹常莎杨杰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负性情绪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ISR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PCI术支架直径<3.5 mm、支架长度≥30 mm、支架数量≥2枚均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PCI术支架直径过小、支架长度过长、多支架置入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密切相关。
赵艳杨杰张继伟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内再狭窄影响因素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1月—2023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给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统计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当天、干预1个月后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13.73%)相比,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96%)更低(χ^(2)=4.883,P=0.02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NIHSS、HAMD、HAMA评分均更低(t=2.135、10.603、14.309,均P<0.05),FMA、ADL、WHOQOL-BREF评分均更高(t=6.754、4.731、4.424,均P<0.05)。结论将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神经、肢体功能,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马玉娟杨杰李斯
关键词:脑梗死延续护理并发症发生率负性情绪
2-甲氧基雌二醇对缺血缺氧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2)对缺血缺氧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媒组和2ME两组,每组10只,构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2ME两组在大鼠苏醒3 h内按24 mg/kg剂量腹腔注射2ME2,溶媒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量的二甲基亚砜或0.9%氯化钠溶液,1次/d,连续7 d,建模后第8天时,检测各组大鼠心脏功能,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脏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脏梗死区心肌组织中HIP-1α和BNIP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和溶媒组大鼠LVEDD和LVESD均高于假手术组,而LVEF和FS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2ME两组大鼠LVEDD和LVESD均低于模型组和溶媒组,而LVEF和FS均高于模型组和溶媒组(P<0.05);模型组和溶媒组大鼠心脏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2ME两组大鼠心脏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和溶媒组(P<0.05);模型组和溶媒组大鼠心脏梗死区心肌组织中HIP-1α和BNIP3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2ME两组大鼠心脏梗死区心肌组织中HIP-1α和BNIP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和溶媒组(P<0.05)。结论:2ME2可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IP-1α及其靶基因BNIP3表达有关。
刘红军杨杰
关键词:心肌梗死2-甲氧基雌二醇细胞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