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衍志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注射用
  • 2篇注射用水
  • 1篇滴度
  • 1篇制药
  • 1篇生物制药
  • 1篇收率
  • 1篇密封
  • 1篇密封性
  • 1篇灭菌
  • 1篇灭菌注射用水
  • 1篇口服轮状病毒...
  • 1篇检漏
  • 1篇检漏法
  • 1篇高压静电
  • 1篇SDS-PA...
  • 1篇病毒滴度

机构

  • 4篇兰州生物制品...

作者

  • 4篇朱衍志
  • 3篇杨淼
  • 2篇刘晓凡
  • 2篇蒋井明
  • 2篇赵一欢
  • 2篇刘东梅
  • 2篇徐永浩
  • 1篇谭小梅
  • 1篇李燕婷
  • 1篇石岩
  • 1篇朱莉萍
  • 1篇刘月萍
  • 1篇范锋锋
  • 1篇金鑫
  • 1篇冯宜扬
  • 1篇谢贵林
  • 1篇赵志强
  • 1篇张静
  • 1篇王媛
  • 1篇丁志慧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物制药注射用水工艺的质量控制趋势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2014—2015年度制药注射用水系统4个重要质量指标的趋势,为制水系统日常运行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注射用水p H、电导率、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微生物限度4项质量指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104周注射用水的质量检测结果显示p H均在5.0~7.0之间,25℃电导率均≤1.3μS/cm,TOC远低于药典标准0.50 mg/L,微生物限度检查未检出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二部)标准,且连续2年趋势稳定。结论制水系统运行正常,可以持续有效地生产出符合制药工艺要求的注射用水,为生物制药提供了安全保证。
杨淼朱衍志王媛徐永浩刘东梅刘晓凡张静
关键词:注射用水
高压静电检漏法对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包装无损密封性检查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索高压静电检漏法对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包装无损密封性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压静电检漏法对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包装密封性进行检查,并观察此方法对疫苗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经18 000 V和14 000 V高压静电检测显示,导电电流值均极低;病毒滴度结果均在6.0~6.5 lg CCID_(50)/mL之间,热稳定性试验病毒滴度下降值在0.5~1.0 lg之间,均符合质量标准,且与对照组(A组和B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静电检漏法用于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包装无损密封性检查是可行的。
朱衍志杨淼丁志慧石岩徐永浩赵一欢蒋井明张静朱莉萍
关键词: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病毒滴度
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含量SDS-PAGE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2016年
目的建立测定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ecombinant exotoxi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r EPA)含量的SDSPAGE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SDS-PAGE,经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后,利用Image Lab软件分析获得目标蛋白条带光密度值,计算目标蛋白在待测样品中的含量。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专属性、准确性和重复性验证,确定检测范围,并用建立的方法检测r EPA宿主湿菌体中r EPA发酵产量及r EPA宿主菌休克液柱层析纯化样品中r EPA含量。结果 r EPA含量在100~600μg/ml范围内与其对应条带的光密度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在0.97以上。大肠埃希菌固有组分及纯化过程中常用的添加物对r EPA含量检测均未产生明显影响,专属性较好;用建立的方法检测500、300、150μg/ml r EPA样品10次的回收率分别为(102.32±4.18)%、(102.77±4.94)%和(95.04±16.41)%,CV值分别为4.08%、4.81%和17.27%。各批r EPA发酵产量为250~500 mg/L,三步柱层析纯化后,r EPA总回收率约为50%。结论建立了测定r EPA含量的SDS-PAGE法,该方法专属性、准确性和重复性良好,为r EPA生产工艺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范锋锋李燕婷金鑫冯宜扬夏莲坤刘月萍朱衍志赵志强谢贵林谭小梅
关键词:SDS-PAGE收率
生产场地变更前后灭菌注射用水质量可比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可比性分析确保灭菌注射用水生产场地变更前后质量的一致性。方法应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对灭菌注射用水生产场地变更前后的材料、厂房设施、人员、生产工艺进行可比性分析,并对产品质量参数及稳定性试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确认灭菌注射用水生产场地变更前后的材料及人员均一致,且确认厂房设施及生产工艺发生了变更,需经变更后连续3批上市规模的灭菌注射用水进行验证。生产场地变更后连续生产的3批产品与变更前连续2年生产的灭菌注射用水的关键质量指标p H、电导率、不挥发物的检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批灭菌注射用水加速稳定性试验6个月内p H为5.0-7.0,电导率≤25μS/cm(25℃),不挥发物≤1 mg。结论灭菌注射用水生产场地变更前后质量一致,均符合《中国药典》二部(2010版)的标准。
杨淼朱衍志刘东梅赵一欢蒋井明刘晓凡张静
关键词:灭菌注射用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