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宁 作品数:8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乳酸清除率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比较乳酸清除率(LCR)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指导严重感染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ScvO2组和LCR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入ICU后即给予积极对症处理,并依照具体情况尽早开始液体复苏.比较两组的复苏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6h内和72 h内液体复苏成功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好转率、28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R和ScvO2均可作为判断早期液体复苏终点的指标用于指导严重感染患者液体复苏,且准确、安全、可靠. 李海宁 陈伟 孙洋 王欢 刘阳 关庆楠关键词:乳酸 乳酸清除率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感染性休克 T-SPOT.TB在涂阴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cell spot test of tuberculosis infection,T-SPOT.TB)对涂阴肺结核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涂阴肺结核病患者以及140例非结核健康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实验对象均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PPD)试验检测、T-SPOT.TB检测和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测试,比较三种检测方式对肺结核的临床检出效果。结果 60例涂阴肺结核病患者T-SPOT.TB敏感性为96.7%,T-SPOT.TB检测敏感性明显优于TB-AB、PPD,140例非结核健康者T-SPOT.TB特异性为97.9%,T-SPOT.TB检测特异性明显优于TB-AB、PP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诊断涂阴肺结核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雨萌 李海宁 陈伟 王欢 刘阳关键词:PPD T-SPOT.TB 涂阴肺结核 早期诊断价值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8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源性休克分为心源性休克组99例和对照组299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分析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心源性休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源性休克组年龄≥80岁、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比例显著增高(P<0.05,P<0.01)。年龄≥80岁、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80,95%CI:1.294~4.017,P=0.004;OR=2.326,95%CI:1.281~4.225,P=0.006;OR=3.868,95%CI:2.145~6.975,P=0.000;OR=3.587,95%CI:1.868~6.886,P=0.000;OR=4.040,95%CI:1.951~8.365,P=0.000)。根据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95%CI:0.736~0.862),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95%CI:0.634~0.840)。对验证集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117,P=0.524),说明本模型具有较好的可信度。与对照组比较,心源性休克组院内病死率显著升高(12.12%vs 0.67%,P=0.000)。结论心源性休克可导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年龄≥80岁、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是心源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海宁 陈伟关键词:心肌梗死 预后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究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重症肺炎患者,按照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者,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机械通气(MV)时间、控制感染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水平(24.12±5.34)pg/ml、PCT水平(0.53±0.25)ng/ml及CRP水平(44.76±6.54)mg/L均低于对照组的(46.36±8.24)pg/ml、(0.92±0.44)ng/ml及(57.45±6.5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V时间(4.53±1.36)d、控制感染时间(9.42±2.32)d及住院时间(12.94±3.50)d均短于对照组的(6.12±1.87)、(16.58±3.15)、(18.42±5.4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抗生素常规疗法,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有效性,控制患者炎性反应,加快患者的康复,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陈伟 李海宁 张雨萌 刘阳关键词:抗生素 降阶梯疗法 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1998年 应用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40例。其中心功能Ⅳ级14例,显效4例(10%),有效10例(25%),心功能Ⅲ级26例,有效26例(65%),总有效率100%。结果提示,米力农是一种有效的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 戚力梅 白旭东 张华 刘天乐 李海宁 赵洪丽 戴显松 徐邦媛 白春锦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 米力农 霍奇金淋巴瘤并癌性脑膜炎1例 2016年 癌性脑膜炎是指大量癌细胞浸润软脑膜或脑脊液腔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颈部强直等症状,临床较少见。文献报道,尸检资料5%~8%的恶性肿瘤患者有脑膜转移,大宗病例分析中最常见于白血病及淋巴瘤。 李海宁 张雨萌 孙洋 关庆楠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作用 被引量:22 2021年 目的: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作用。方法:收集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补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氧合指数Pa O_(2)/Fi O_(2)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格拉斯哥预后评估量表(GO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发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60.00%vs 33.33%,P<0.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减少[(9.58±2.58)d vs(7.58±2.88)d,P<0.01],机械通气时间减少[(8.57±2.27)d vs(6.12±3.18)d,P<0.01],持续血液滤过时间减少[(10.58±3.27)d vs(8.75±2.92)d,P<0.05]。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升高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容,降低凝血酶原时间,较常规液体复苏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伟 李海宁 张雨萌 王欢 刘阳 张伟关键词:重症肺炎 感染性休克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及动脉血氧分压)、炎性指标(血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及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7.35±2.57)d,短于对照组的(12.76±4.1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568,P=0.0000<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效果明显,改善血气指标水平及炎症情况,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陈伟 李海宁 张雨萌 刘阳关键词:大剂量盐酸氨溴索 老年重症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