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压
  • 2篇制剂
  • 2篇高血压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地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抑制剂
  • 1篇用药
  • 1篇脂蛋白
  • 1篇脂蛋白受体

机构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3篇孟令婷
  • 1篇吴晓忠
  • 1篇许晓洁
  • 1篇孙建梅
  • 1篇刘晶
  • 1篇石舵

传媒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LDLR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rs688基因多态性分布与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360例,依据CAS分为两组:研究组170例,确诊存在CAS;对照组190例,颈动脉无粥样硬化斑块。两组均接受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1年,均取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所有样本LDLRrs688基因进行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检测两组血清TG,TC,LDL-C及HDL-C浓度。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LDLRrs688基因多态性与CAS患者IMT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IMT,TC,LDL-C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0.05),而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TT及CC基因型比例显著降低(P<0.05),TC基因型比例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等位基因C频率显著升高(P<0.05),T频率显著降低(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基因型与T等位基因频率是CAS患者IMT的易感因素(P<0.05)。不同基因型CAS患者的TC,LDL-C及IMT(TC>TT>CC,P<0.05)和HDL-C(TC0.05)。结论:LDLRrs688基因多态性与ICVD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CAS密切相关,并且基因型为TC的CAS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斑块改善最不明显。
孟令婷孙建梅徐寅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瑞舒伐他汀基因多态性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单片缬沙坦—氨氯地平复合制剂与氨氯地平缓释片自由 联合用药的疗效研究对比分析
2021年
研究单片缬沙坦 - 氨氯地平复合制剂及氨氯地平缓释片自由联合用药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8 年 4 月~2019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106 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氨氯地平缓释片自由联合用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为单片缬沙坦 - 氨氯地平复合制剂治疗,将对照组及观察组的疗效进行比较考察分析。结果:治疗前,这两组的血压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单片缬沙坦 - 氨氯地平复合制剂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也能提高治疗效果。
孟令婷徐寅
关键词: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与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高血压可以增加充血性心衰、脑卒中、肾衰发生率及加重、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的一个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是治疗高血压与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由于其作用好和安全性高现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以下关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实际情况和进展进行论述。
石舵许晓洁刘晶孟令婷吴晓忠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高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