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卵巢巨大癌肉瘤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卵巢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高度恶性肿瘤,临床发病时多为晚期,预后很差[1]。汉川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5月收治卵巢巨大癌肉瘤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间断性左下腹疼痛不适,发现腹部包块1个月余,于2015年5月26日收入本院。既往史:25年前行右腹部脓肿手术,高血压病史15年。
- 陈仲涛金天
- 甲状腺嗜酸细胞亚型滤泡癌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亚型滤泡癌(oncocytic follicular carcinoma,OF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OFC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57岁。例2女性,46岁。临床均以左侧甲状腺肿块就诊。肿块大体呈实性,具有完整包膜,包膜增厚,切面灰褐色,质软。低倍镜下见肿瘤组织被覆纤维包膜,包膜增厚,结构上呈实性生长方式,例1可见肿瘤组织插入包膜,形成特征性蘑菇云样改变,且包膜内局灶血管侵犯,例2肿瘤组织完全穿透包膜,并侵犯临近甲状腺,包膜内多处血管侵犯。高倍镜下2例均表现为肿瘤细胞核缺乏乳头状癌经典核特征,核增大,核仁明显,胞质嗜酸。免疫表型:肿瘤细胞TTF-1、BCL-2、Galectin-3、p53和Cyclin D1均阳性,CD15部分区域阳性,CD34及CD31阳性示血管侵犯,CK19阴性,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5%、10%。结论 OFC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是甲状腺滤泡癌的特殊亚型,有特殊病理学特征,需与甲状腺其他类似的肿瘤等相鉴别。
- 金天袁静萍王新海陈仲涛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甲状腺嗜酸细胞亚型滤泡癌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 目的 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亚型滤泡癌(oncocytic follicular carcinoma,OF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 收集2例OFC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
- 袁静萍金天
- 关键词:病理特征免疫组化
- SATB2、CK7、CK20及Ki-67在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肿瘤和转移性阑尾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
- 2024年
- 目的探讨SATB2、CK7、CK20和Ki-67在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肿瘤与转移性阑尾黏液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2023年诊断的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肿瘤29例和转移性阑尾黏液性肿瘤1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K7、CK20、SATB2、Ki-67的表达,并分析联合检测对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影响。结果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肿瘤中,CK7阳性率最高,CK20阳性率较低,SATB2阳性率最低。转移性阑尾黏液性肿瘤中,CK20和SATB2均为100%阳性,CK7阳性率为33.33%。CK7(+)SATB2(-)组合对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最高(89.65%),CK7(-)SATB2(+)组合对转移性阑尾黏液性肿瘤的特异性最强(89.65%)。Ki-67在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肿瘤中的平均值低于5%的值较多;在转移性阑尾黏液性肿瘤中,大部分值高于50%。结论联合检测CK7、CK20、SATB2可显著提高卵巢黏液性肿瘤与转移性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CK7(+)/CK20(-)/SATB2(-)提示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肿瘤,CK7(-)/CK20(+)/SATB2(+)提示转移性阑尾黏液性肿瘤。Ki-67对二者的鉴别也有一定价值,Ki-67值低于5%提示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肿瘤,超过50%则考虑转移性阑尾黏液性肿瘤。
- 金天金天袁静萍陈仲涛
- 关键词:KI-67CK7CK20卵巢黏液性肿瘤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舌部转移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5年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生长缓慢、起源于皮肤并可扩展至皮下组织的局限性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该瘤切除不彻底易复发,但转移极少。本院于2014年12月收治1例DFSP舌部转移病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农民。因舌部发现肿物2个月,于2014年12月1日入院。
- 陈仲涛张英金天
- 关键词:皮肤纤维肉瘤复发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