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楠
- 作品数:13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国内外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的理论述评被引量:3
- 2016年
- 随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各国政府在财政赤字压力、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和公共服务体制僵化的情况下,纷纷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投资领域。英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最早对公共项目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模式进行了理论扩展和延伸,并对我国PPP模式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我国学者基于PPP的实证和应用研究数量也较多,且着重于项目融资、应用对象、风险管理、项目治理和项目定价等角度来阐述和梳理其研究成果,以期更好地指导实践。
- 谭鑫马子红郑丽楠
- 关键词:公共项目PPP项目PPP模式
- 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我国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 理论上,早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著名论断,认为人与自然在本原上是相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权属归全...
- 郑丽楠
- 关键词:经济活动协调发展
- 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 2016年
- 文章采用1995-2014年反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长三角的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有正向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为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应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完善金融体系。
- 郑丽楠华玥
- 关键词:金融发展产业结构
- 综合保税区促进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综合保税区依托自身的优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综合保税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出发,结合云南省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云南省综合保税区在促进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云南省成为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中的作用,进而就如何全面发挥综合保税区的作用提出若干针对性建议。
- 杨媛慧郑丽楠
- 关键词:综合保税区区域经济
- 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及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17
- 2020年
- 文章基于中国1997-2016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和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纯技术效率对于综合效率的贡献大于规模效率的贡献。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而研究期内农业生态效率区域及其时间变化相对不大,同时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呈一定的收敛趋势,东北地区呈一定的发散趋势。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但空间正相关性呈减弱态势。
- 洪名勇郑丽楠
- 互联网金融影响金融体系的机制分析
- 2016年
-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领域的创新活动十分活跃。互联网金融作为近年来金融创新活动中的一个热点业务模式,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也在不断深入。本文探索互联网金融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影响机制,并提出针对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商业银行应对措施与政府监管的相关建议。
- 郑丽楠杨嫒慧李晓然
-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体系
- 金融合作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东盟合作的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金融合作可以通过推动金融工具创新、促进金融机构发展、保证金融市场健康等途径推动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进而影响到产业升级通过中国与东盟各国2001〜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合作对实现产业升级具有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是实现这种影响的中间路径;金融合作的基础对于中国与东盟地区产业升级影响不显著;经济与金融发展相对较好地区,金融合作的稳定性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更大,且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方式推动技术进步来影响产业升级;经济与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地区,金融合作需求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更大,且主要是通过技术引进方式推动技术进步来影响产业升级因此,应充分有效利用中国与东盟地区的金融合作,加大技术创新支持,从根本上发挥金融合作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 梁双陆刘林龙郑丽楠
- 关键词:金融合作技术创新技术引进
- 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贸易联系问题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运用贸易强度指数模型研究了2010年以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贸易联系强度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总体上,近10年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增强,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2010年以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取得较大进展,但中国优势商品的出口贸易仍然以特定国家偏好为主,中国对各区域的出口优势产业相对集中。相比之下,进口贸易进展缓慢,但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有较强的互补性,其中贸易联系以资源性产品为主。基于此,文章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郑丽楠梁双陆刘林龙
- 关键词:贸易联系贸易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