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丹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引流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引流
  • 1篇引流装置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非小细...
  • 1篇置入
  • 1篇气胸
  • 1篇气胸患者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自发性气胸
  • 1篇自发性气胸患...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小细胞

机构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2篇单海娟
  • 2篇张爱兰
  • 2篇裴永菊
  • 2篇刘丹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同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同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同时置入胸腔双侧引流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和对照组(分期胸腔置入引流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置管后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置管时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可缩短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应用过程无增加副反应。
张爱兰裴永菊单海娟刘丹
关键词: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改良负压引流装置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疗效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式引流装置在自发性气胸应用中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2014年本院收治的9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改良式负压引流装置的治疗组(47例)和应用传统负压引流装置的对照组(48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改良式负压引流装置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92.5%vs.91.6%)、复发率(7%vs.8%)无明显差异,治疗组肺复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2±1.8)vs.(6.7±1.2)],治疗组的耐受性(95.74%vs.87.5%),脱管率(4.25%vs.10.41%)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整个流程的操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2±2.2)vs.(27±3.2)]。结论:改良后负压式引流装置对自发性气胸进行引流,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
张爱兰裴永菊单海娟刘丹
关键词:气胸负压引流装置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