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航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生真菌SIIA-F13642产生的抗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植物内生真菌SIIA-F13642产生的抗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方法基于r DNA-ITS序列对菌株进行分子分类学鉴定;采用乙酸乙酯萃取、C_(18)硅胶柱层析和制备型HPLC分离目标化合物;采用波谱学数据解析其结构。结果鉴定SIIA-F13642为地杨梅粘鞭霉(Gliomastix luzulae(Fuckel)E.W.Mason ex S.Hughes),产生3个主要的已知抗真菌化合物virescenoside A,virescenoside B和[Thr^2,Leu^5,Ala^(10)]Cyclosporin,抗新型隐球菌SIA1017的MIC值分别为0.2、0.78和0.78mg/m L。结论地杨梅粘鞭霉SIIA-F13642产生3个主要次级代谢产物virescenoside B(1)、virescenoside A(2)和[Thr^2,Leu^5,Ala^(10)]Cyclosporin(3),具有抗新型隐球菌的活性。
- 李旭航林家富褚以文
- 关键词:抗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环孢菌素类
- 植物内生真菌Hansfordia sp.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 <正>近几十年来,植物内生真菌被认为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源泉,有大量真菌来源的天然产物被研究,同时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大多数具有生物活性。特别是Hansfordia属的植物内生真菌研究成为关注焦点。从Hansfor...
- 林家富于添池李旭航雷辉刘超兰郭义东褚以文
- 关键词: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药物活性
- 文献传递
- 丝状真菌SIIA-F1108产生抗真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丝状真菌SIIA-F1108发酵液中抗真菌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正相硅胶色谱层析和高压液相制备等技术,结合白念珠菌抑菌实验进行跟踪检测,分离丝状真菌SIIA-F1108的发酵液中的活性组分;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进行分析,确定活性组分的结构。结果分离纯化得到SIIA-C1108A和SIIA-C1108B活性组分,分子式均为C_(50)H_(80)N_8O_(17),与文献报道的纽莫康定(pneumocandin)B_0和C_0同质。结论从丝状真菌SIIA-F1108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两个具有抗真菌活性物质分别为纽莫康定B_0和C_0,其中纽莫康定B_0作为合成醋酸卡泊芬净的前体物质,具备重要的经济价值。
- 孟慧云杨渊王欣荣李旭航翟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