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
- 作品数:1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国产BR850电子挥发罐监测七氟烷消耗量液态体积的可行性研究
- 2017年
- 目的评价新型国产BR850电子挥发罐测量法监测七氟烷消耗量液态体积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79名,于Boaray700麻醉机上加载国产BR850电子挥发罐。采用测量法测算术中吸入七氟烷的液态体积,并与传统公式法、称重法进行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两两之间七氟烷消耗量的相关性。结果公式法、称重法、测量法测得七氟烷消耗量分别为(33.18±14.06)、(33.87±14.41)、(33.89±14.33)m L,三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两两比较七氟烷消耗量的决定系数R2:称重法与公式法为0.977(P<0.01),称重法与测量法为0.992(P<0.01),公式法与测量法为0.970(P<0.01),三者之间均存在正相关。结论新型国产BR850电子挥发罐监测术中七氟烷消耗量液态体积与称重法、公式法效果相当,可满足我国精准化医疗的需求。
- 吕锐高静杨从文邓毅陈妍陈杨易斌鲁开智
- 关键词:全身麻醉七氟烷消耗量
- 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组织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肺组织中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采用开胸夹闭左肺门建立IRI模型,将75只大鼠编号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七氟烷预处理组(SEVO),LY294002组(LY)及七氟烷预处理+LY294002组(PI3K抑制剂)(SEVO+LY),各15只。缺血1 h,再灌注120 min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出肺组织,检测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W/D),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Beclin-1、LC3Ⅱ/Ⅰ、P62及p-PI3K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肺组织发生严重水肿(P<0.05),且肺组织细胞自噬水平增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Ⅰ、P62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SEVO组肺水肿明显减轻(P<0.05),Beclin-1、LC3Ⅱ/Ⅰ、P62蛋白表达下调,而p-PI3K表达增加(P<0.05),LY组与I/R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EVO组比较,SEVO+LY组中肺水肿明显加重,Beclin-1、LC3Ⅱ/Ⅰ、P62蛋白表达上调而p-PI3K表达下调(P<0.05)。结论七氟烷预处理通过激活PI3K信号转导通路,恢复LIRI期间细胞自噬流,减少自噬性细胞死亡从而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 邓红高静廖林刘金碧鲁开智郑洪易斌
- 关键词:七氟烷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3K信号通路
- 乌司他丁通过上调PPAR-γ抑制低氧诱导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低氧诱导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PA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PASMCs,随机分组4组:正常组(N组),常氧+乌司他丁组(NU组),低氧组(H组),低氧+乌司他丁组(HU组),各组培养24 h后采用免疫荧光检测SM-α-actin和Calponin表达水平,应用CCK-8法、~3H-Td R和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PASMCs增殖和迁移。并分别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PPAR-γ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采用PPAR-γ抑制剂GW9662进行预处理干预乌司他丁对低氧诱导的PA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分析干预后PASMCs增殖和迁移改变。结果低氧条件下,乌司他丁能促进PASMCs中SM-α-actin和Calponin的表达(P<0.05),抑制PASM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同时乌司他丁上调PPAR-γ的表达(P<0.05)。采用GW9662预处理后,乌司他丁对低氧诱导的PASMCs表型转换的抑制作用显著下降(P<0.05)。结论乌司他丁通过上调PPAR-γ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s表型转换。
- 唐锟刘畅陈林高静张超
- 关键词:乌司他丁低氧表型转换细胞运动
- 合并肝肺综合征老年患者七氟烷吸入麻醉的药效学研究
- 目的 观察合并肝肺综合征老年患者七氟烷吸入麻醉的药效学特点。方法 48例合并肝硬化、拟行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增强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分为肝肺综合征组(HPS组)和正常组(C组)。
- 谌程程刘畅高静陈林曾静易斌鲁开智
- 关键词:肝肺综合征老年患者七氟烷药效学
- 延长术后吸氧48h可减少肝肺综合征患者肠道手术术后并发症
- 目的 探讨延长吸氧时间对肝肺综合征患者全麻下行肠道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肠道手术的肝肺综合征患者35 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术毕回病房经鼻导管低流量(2-3L/min)吸氧8h(n=17)...
- 高静刘畅陈林曾静鲁开智易斌
- 合并肝肺综合征老年患者七氟烷吸入麻醉的药效学研究
- 目的:观察合并肝肺综合征老年患者七氟烷吸入麻醉的药效学特点.
方法:48例合并肝硬化、拟行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增强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分为肝肺综合征组(HPS组)和正常组(C组).静脉麻醉诱导后...
- 谌程程刘畅高静陈林曾静易斌鲁开智
- 关键词:肝肺综合征麻醉药物七氟烷药效学
- 延长术后吸氧48h可减少肝肺综合征患者肠道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目的:探讨延长吸氧时间对肝肺综合征患者全麻下行肠道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择期行肠道手术的肝肺综合征患者35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毕回病房经鼻导管低流量(2-3L/min)吸氧8h(n...
- 高静刘畅陈林曾静鲁开智易斌
- 关键词:肝肺综合征肠道手术吸氧时间术后并发症
- 不同通气模式对肝肺综合征患者围术期氧合的影响
- 目的 压力控制通气和容量控制通气对肝肺综合征病人肝胆手术围术期氧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进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肝肺综合征(HPS)患者21例,年龄61-7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压力控制通气PCV (n...
- 刘畅高静谌程程陈林曾静鲁开智易斌
- 关键词:肝肺综合症
- 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对肝肺综合症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
- 目的 观察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D 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设立空白对照组和低剂量组(2.0mmol/L)、中剂量组(4...
- 高静刘畅陈林曾静鲁开智易斌
- 合并肝肺综合征的老年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对七氟醚吸入麻醉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合并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 HPS )的老年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期间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的药效学变化。方法48例肝硬化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60—74岁,Child-Pugh分级A级或B级,ASA分级Ⅱ或Ⅲ级,肺、肾功能检测正常。利用对比增强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是否合并HPS将患者分为HPS组(18例)和对照组(C组,30例)。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路,泵注右美托咪定镇静。麻醉诱导使用丙泊酚2mg,妇、舒芬太尼2μg/ks和维库溴铵0.1mg/kg,插管后以预设七氟醚浓度维持麻醉,采用上下交叉点法测定MAC值,术中维持BIS值在40—50,保持BP、HR平稳。记录麻醉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吸入七氟醚MAC值的差异,术毕停药后患者呼之睁眼时间、BIS值恢复至85的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结果HPS组的MAC值为(0.88±0.07)%,而c组的MAC值为(1.13±0.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HPS组患者术毕停药后呼之睁眼时间[(28±9)min比(16±6)min]、BIS值恢复至85的时间[(34±9)min比(21±7)min]以及拔管时间[(38±5)min比(26±3)min]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HPS老年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期间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维持,七氟醚的MAC值显著降低,麻醉维持后苏醒时间明显延迟。
- 谌程程刘畅高静陈林曾静甯交琳易斌鲁开智
- 关键词:肝肺综合征胆囊切除术七氟醚药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