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熹
- 作品数:17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牙周牙髓病变与牙周病原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病变与常见的牙周病原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为诊断牙周牙髓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0月医院接诊的60颗牙周牙髓病变患牙进行研究,患牙60颗,病原菌检测为阳性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28颗患牙;病原菌检测为阴性的作为对照组,对照组32颗患牙,通过PCR检测可疑病原菌,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份样本病原菌感染28份,检出率是46.67%,观察组共检测出病原菌31株,其中梭杆菌属占6.45%、牙髓卟啉单胞菌占12.90%、牙龈卟啉单胞菌占16.13%、中间普氏菌22.58%、福赛类杆菌占41.94%。结论牙周可疑性致病病原菌为牙周牙髓病变主要感染方式,临床上应给予重视。
- 吕辰翼童熹许洁濮莉莉王廷斌马秋君
- 关键词:病原菌
- 多层螺旋CT在鼻底埋伏牙定位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鼻底埋伏牙的定位作用。方法 :2011-08—2016-03期间,共收治鼻底埋伏牙38例,拔除埋伏牙54颗,术前用多层螺旋CT(MSCT)精准定位,术中参照局部解剖标志进行核对准确性。结果:全部病例经术前螺旋定位,均顺利拔除埋伏牙,术后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多层螺旋CT对鼻底埋伏牙的定位准确,术前与术中判断完全一致。
- 李国民傅新海王廷斌童熹陈春晖姜巧生
- 关键词:微创拔牙埋伏牙多层螺旋CT
- 不同刮治方案辅助根面平整治疗T2DM合并慢性牙周炎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比较分象限刮治和全口刮治方案辅助根面平整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T2DM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170例随机分为A组(85例)和B组(85例),分别采用分象限刮治和全口刮治方案辅助根面平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空腹静脉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A1c(GHb A1c)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周、血糖相关指标及hs-CRP等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象限刮治和全口刮治方案辅助根面平整治疗T2DM合并慢性牙周炎,均可有效改善牙周和血糖指标,降低炎症水平;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 童熹吕辰翼李国民
- 关键词:根面平整T2DM慢性牙周炎
- 败毒清热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自拟败毒清热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急性牙周脓肿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米诺环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败毒清热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牙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出血点数(BOP)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D、CAL及BOP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败毒清热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急性牙周脓肿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牙周相关指标。
- 童熹吕辰翼李国民
- 关键词:米诺环素急性牙周脓肿疗效
- 加味甘草干姜汤对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运用分析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研究分析加味甘草干姜汤对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运用前景。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6月间于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44例确诊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甘草干姜汤,全部治疗1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疼痛评分)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溃疡疼痛程度,对比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溃疡面直径大小及平均溃疡消失的时间,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患者随访1年内口腔溃疡复发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下降,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平均溃疡恢复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溃疡面积显著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平均溃疡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6月及1年内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甘草干姜汤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以显著改善口腔溃疡症状及脾胃虚寒等病证,并且对于降低复发率有显著效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章蕾陈春晖王珏方旭李小芳童熹
- 关键词:甘草干姜汤脾胃虚寒口腔溃疡复发性
- 系统化干预对减少口腔癌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系统化干预对减少口腔癌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效果,旨在为口腔癌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66例口腔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2组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干预,干预后14 d观察2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率、感染持续时间及细菌培养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呼吸道感染率为2.41%(2/83)、感染持续时间为(3.34±0.73)d,对照组呼吸道感染率为10.84%(9/83)、感染持续时间为(5.75±1.27)d,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和感染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细菌半定量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细菌半定量计数较干预前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干预组细菌半定量计数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组细菌半定量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干预对减少口腔癌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可抑制细菌繁殖,减少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章蕾童熹李国民陈春晖方旭陈琨李小芳
- 关键词:口腔癌呼吸道感染
- 复方茶多酚漱口液联合康复新液对慢性牙周炎患儿MMP-8和MMP-13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 分析复方茶多酚漱口液联合康复新液对慢性牙周炎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口腔卫生指导、根面平整、龈上龈下洁治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茶多酚漱口液。检测两组患儿MMP-8、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牙周袋探针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水平(AL)、骨钙素(BGP)、Ⅰ型胶原C端肽(CXT)、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MMP-8、MMP-13、MMP-3、IL-6、MCP-1、PD、SBI、AL及CXT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GF-β、BGP、PINP水平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茶多酚漱口液、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可降低慢性牙周炎患儿MMP-8、MMP-13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及牙周指标。
- 童熹濮莉莉吕辰翼李国民王鹏程
-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康复新液基质金属蛋白酶-8基质金属蛋白酶-13
- 一种上颌窦黏膜剥离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颌窦黏膜剥离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手柄、安装端和剥离器件组成的上颌窦黏膜剥离器体,所述剥离器件由剥离器一、剥离器二以及剥离器三组成;所述剥离器一、剥离器二以及剥离器三内部均开设有出气孔;所述上颌窦...
- 李国民郭婷婷王廷斌童熹
- A-PRF、CGF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中的恢复效果及对邻近第二磨牙牙槽嵴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比较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dvanced platelet-rich fibrin,A-PRF)与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用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M3)拔除术后的恢复效果,以及对邻近第二磨牙(M2)牙槽嵴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8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下颌阻生M3拔除患者150例,其中A组(n=49)接受常规缝合,B组(n=51)接受常规缝合+A-PRF填充,C组(n=50)接受常规缝合+CGF填充。比较3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软组织愈合情况、牙槽骨密度变化以及M2牙槽嵴高度变化,分析3组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1周,3组患者疼痛程度、肿胀程度低于治疗前(P<0.05),且B组C组>A组(P<0.05),软组织愈合情况B组优于C组优于A组(P<0.05)。术后6周和12周,3组患者牙槽骨密度高于术后即刻(P<0.05),且B组>C组>A组(P<0.05);术后6周、术后12周,B、C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3组M2牙槽嵴高度(ΔH)低于术后即刻(P<0.05),且B、C组低于A组(P<0.05)。出血、感染、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神经损伤、牙周组织溢脓发生率B组
- 濮莉莉陈春晖童熹
- 关键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临床差异及治疗结果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为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诊断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150例患者根据有无罹患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68例和非糖尿病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病因主要为牙源性感染,受累间隙感染的位置主要为面下部,两组年龄、受累间隙数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培养出最常见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非糖尿病组是链球菌属;糖尿病组入院时血糖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切开引流的切口数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有着较大的差异,糖尿病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治疗结果造成影响。
- 王廷斌陈春晖童熹李国民张杰
- 关键词: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