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洋 作品数:16 被引量:82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经济管理 天文地球 电气工程 更多>>
FPSO生产与产出气循环回注方式下的深水油田CCUS-EOR技术研究 2024年 深水油田开发存在平台重量及空间限制、提高采收率方案限制等约束,面临着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挑战,陆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提高油藏采收率(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Enhanced Oil Recovery,CCUS-EOR)方式并非完全适用。深水油田CCUS-EOR技术采用了基于产出气多级处理的产出-捕集-利用-埋存流程,建立了以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为中心的CO_(2)净零排放全海式油气水闭环处理体系,实现了油气开采、处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CO_(2)排放最小化;在FPSO产出流体全海式闭环处理的生产约束下,实施了高含CO_(2)产出气混相与水交替驱油开发方式,充分发挥出两种注入介质协同提高采收率的优势;深水油田CCUS-EOR技术合理注入参数优选与油藏管理体系,助力达到最佳的提高采收率与CO_(2)埋存效果。FPSO生产与产出气循环回注方式下的深水油田CCUS-EOR技术为深水油田的绿色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对推动全球能源行业的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余洋 余洋 杨朝蓬 李云波 刘章聪 杨朝蓬关键词:深水 气水交替 深水碳酸盐岩油藏高含CO_(2)产出气回注驱油实验研究 2024年 深水碳酸盐岩M油藏气油比高达200~350 m^(3)/m^(3),产出气中CO_(2)含量超过40%。为减少碳排放,充分利用产出气的高含CO_(2)烃类气体提高驱油效率,开展了模拟储层条件的连续气驱、水驱和水气交替(Water-Alternating-Gas,WAG)驱驱油实验,分析研究了不同驱替方式的驱油效率、岩心非均质性、注气速度、注入压力对WAG驱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WAG驱驱油效率最高可达71.88%,连续气驱驱油效率为56.83%,分别较水驱(驱油效率为42.08%)高29.8个百分点和14.75个百分点;岩心非均质性、注气速度、注入压力对WAG驱驱油效率具有较大影响,岩心非均质性越强,控水和延缓气窜效果越差,驱油效率越低;高于合理的速度注气,见气时刻提前,最终驱油效率降低;注入压力应满足混相驱条件,有利于提高驱油效率。研究结果为深水碳酸盐岩油藏利用高含CO_(2)产出气WAG驱驱油提供了依据。 李云波 李云波 叶禹 杨朝蓬 余洋 杨朝蓬关键词:WAG 物理模拟 驱油效率 固体泡排采气工艺在卧龙河气田特殊气井的应用 被引量:2 2008年 卧龙河气田开采已进入后期,井筒积液对气井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经过液体泡排剂的助排,但收效甚微。2006年底对卧83井等4口井实施固体泡排试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此,从固体泡排装置及工艺简介入手,对卧83井实施固体泡排的情况及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固体泡排工艺在气井后期生产中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并就固体泡排工艺如何运用于特殊气井提出了看法。 谭险峰 何俊峰 余洋关键词:卧龙河气田 气井 排水采气 天然气偏差因子计算方法评价 天然气偏差因子是油气藏工程计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它在采油采气、气体计量、管线设计、地质储量和最终采收率的估计等油气勘探开发的诸多工程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快速准确地确定该参数尤为关键。介绍了24种易于编程实现的偏... 张立侠 郭春秋 赫英旭 余洋关键词:天然气 迭代 文献传递 关于我国天然气调峰方式的思考 被引量:21 2007年 天然气作为高效、清洁的能源,近年来其需求量得到了快速的增长,随即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峰问题。对国内外天然气的不同调峰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论述了国内天然气调峰设施的建设现状,对未来的调峰量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宜的调峰方式。 余洋关键词:天然气 调峰方式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过程及机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021年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team-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SAGD)技术是开采沥青/稠油油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尽管SAGD技术的概念看起来很简单,但在为理解这一过程而建立的理论中存在着诸多缺陷。实际上,SAGD是一个多物理过程,涉及同时传热传质,具体可分为注蒸汽循环预热阶段、蒸汽腔纵向扩展阶段、蒸汽腔横向扩展阶段以及蒸汽腔下降阶段等4个阶段。SAGD技术的开发机理包括蒸汽降黏、重力泄油、地质力学效应、热效应、蒸汽腔的聚并融合作用以及原地乳化作用等。其中部分机理存在争议,且机理间可能存在相互耦合的作用,未来应继续通过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进一步深入探究其耦合机理,为更好地理解、优化、设计SAGD开发过程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在实际应用时充分考虑各项机理的综合作用,为SAGD开发提供更为可靠的评价、预测和设计手段。同时也应从充分理解常规SAGD的开发过程与机理出发,更合理地扩展SAGD开发的变种形式。 余洋 刘尚奇 刘洋关键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蒸汽腔 我国天然气管网发展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18 2005年 介绍了我国天然气管道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天然气管道发展对天然气市场的推动作用,展望了天然气管道的技术发展趋势。 刘贺群 余洋关键词:天然气 管网 管道运输 西气东输 浅谈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9 2006年 介绍了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须经过的启动期、发展期、成熟期3个阶段。重点论述了发展期(2005~2030年)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趋势。针对发展期内我国天然气需求的巨大增长特点,对已建陕京管道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资源、管道和市场之间存在着有机衔接的规律,储气库建设是今后我国天然气管网发展的重点。根据进口天然气在天然气消费总量所占比例的急速上升,我国管道建设布局将进行重新调整。 吴音 杨建红 余洋关键词:天然气工业 进口天然气 调峰 储气库 广安地区须家河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广安地区须家河组的储层主要分布在须六段和须四段。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油、气、水)储集能力、油气资源开采和储集岩渗透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是发挥储层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通过对研究区取心段常规物性的分析表明,研究区内的须四段和须六段砂岩储层孔喉特征为特低孔特低渗—低孔低渗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局部具有中孔、低渗储层分布;通过压汞实验分析孔隙结构各项参数值的变化情况,研究了该区内储层段的发育情况和储层孔喉的分布和变化;利用一元回归方法计算出孔隙度和渗透率与孔隙结构参数的相关物理方程,并以孔隙度和渗透率为中间参数作出孔隙结构指数与储层产能指数的关系图,研究表明两者有很高的负相关性。 刘虹利 张帆 王兴志 张振军 石新 余洋关键词: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孔隙结构 产能 利用生产数据确定异常高压气藏储量 2021年 气藏储量的计算是油气藏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物质平衡法及其各种衍生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井控储量或气藏储量的确定,但其存在成本较高的缺点。为准确、高效地确定异常高压气藏的储量,考虑孔隙中束缚水的膨胀作用和岩石孔隙的收缩作用,从天然气渗流基本理论出发求解气体渗流数学模型,并将之与异常高压气藏物质平衡原理相结合,导出了一种利用生产数据迭代计算气藏储量的方法(VRRLT-APGR方法),并给出了迭代初值的选择方法。利用各种生产制度下的数值模拟结果以及变产量变流压现场实例验证了其有效性,若生产数据可靠,储量计算误差一般不超过5%。该方法具有严格的理论基础,考虑了气体性质的变化和气井产量的波动,对于常压气藏和异常高压气藏均适用。 张立侠 郭春秋 赫英旭 余洋 刘晨超关键词:气藏储量 气体渗流 异常高压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