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创伤
  • 2篇颅脑
  • 2篇颅脑创伤
  • 2篇脑创伤
  • 2篇创伤
  • 1篇修补术
  • 1篇治疗方案选择
  • 1篇术后颅内感染
  • 1篇术后脑积水
  • 1篇去骨
  • 1篇去骨瓣
  • 1篇去骨瓣减压
  • 1篇颅骨
  • 1篇颅骨修补
  • 1篇颅骨修补术
  • 1篇颅内
  • 1篇颅内感染

机构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2篇张赛
  • 2篇周星
  • 1篇高培龙
  • 1篇孙世中
  • 1篇涂悦
  • 1篇王伟
  • 1篇胡群亮
  • 1篇赵明亮
  • 1篇商崇智
  • 1篇王慧敏
  • 1篇葛云飞

传媒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治疗方案选择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创伤后脑积水(胛H)的手术方案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89例重型颅脑创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PT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颅骨修补(早期组,17例)、延期行脑室-腹腔分流(V—Ps)+颅骨修补(延期组,22例)、先行V—Ps再行颅骨修补组(先V—Ps组,31例)和先行颅骨修补再行V—Ps组(后V—Ps组,19例)。利用GCS、GOS、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综合评估术前、术后意识恢复情况,观察四组患者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判断四组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四组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早期组、延期组、先V—Ps组和后V—Ps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86%、90%、90%,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并发症中分流堵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头皮感染发生率(18%)明显高于先V—Ps组(7%,P〈0.05),先V—Ps组及后V—Ps组术后硬膜下积液和血肿发生率(分别为3%,5%)均明显低于早期组和延期组(分别为12%,10%,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治疗术后PTH患者,V—Ps与颅骨修补可以任意组合,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胡群亮葛云飞闫改军蒋显峰高培龙王伟薄寅周星张赛
关键词:脑积水颅骨修补术
一例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致重型颅脑创伤术后颅内感染的救治体会被引量:3
2017年
颅内感染是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的常见严重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显著影响预后。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可供选择的敏感抗生素越来越少,有时甚至陷入无药可用的困境。本文回顾了1例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致重型颅脑创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救治经过,旨在总结临床经验。
商崇智涂悦赵明亮孙世中王慧敏周星张赛
关键词:克雷伯菌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