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勇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富顺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胫骨
  • 3篇骨折
  • 2篇疗效
  • 2篇跟骨
  • 2篇骨关节
  • 2篇骨关节炎
  • 2篇骨牵引
  • 2篇固定术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 1篇单髁
  • 1篇单髁置换
  • 1篇单髁置换术
  • 1篇血量
  • 1篇置换术
  • 1篇治疗膝关节
  • 1篇上骨折
  • 1篇术后
  • 1篇术中出血
  • 1篇术中出血量

机构

  • 7篇富顺县人民医...

作者

  • 7篇杨勇
  • 3篇张发平
  • 2篇胡晓钢
  • 2篇刘彦
  • 1篇申健
  • 1篇王家林
  • 1篇胡晓刚

传媒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带旋转功能的骨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旋转功能的骨牵引装置,包括安装底座、设置在安装底座上端的固定架、可拆卸连接在安装底座下端两侧的伸缩调节组件以及设置在固定架上端的牵引组件;伸缩调节组件包括固定面板、设置在固定面板上两侧的伸缩件以及设...
杨勇王志铜王波陈忠建廖锐刘彦
文献传递
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03~2018-12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ohler角、Cissane角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aryland评分、AOFAS评分高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内固术定应用于跟骨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杨勇
关键词:内固定术跟骨骨折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
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 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72岁,平均37.5岁,其中胫腓骨上段骨...
张发平杨勇胡晓刚梁城舒绍强邓怀利
一种设有反向牵引的骨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有反向牵引的骨牵引装置,包括安装底座、设置在安装底座上的固定架以及分别设置在固定架两端的托架和牵引架,托架上设置有反向牵引组件,牵引架上设置有牵引组件;反向牵引组件包括设置在托架上的牵引弓、设置在牵...
杨勇王志铜王波陈忠建廖锐刘彦
文献传递
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价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5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8例患者行开放楔形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联合自体PRP关节腔注射治疗,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46~65岁,平均(54.1±3.2)岁;病程3~7年,平均(4.2±0.8)年。B组27例患者行OWHTO治疗,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47~65岁,平均(53.8±3.6)岁;病程3~8年,平均(4.3±0.7)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膝关节内侧疼痛,行走困难;膝关节内侧挤压试验阳性。手术前后采用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临床疗效。随访期间摄X线片,观察截骨愈合情况,测量股胫角(femur tibia angle,FTA)、胫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以及膝关节内翻角(knee varus angle,KVA)。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4±5.3)个月。A组手术时间(62±12)min,出血量(68.5±23.5)mL;B组手术时间(59±16)min,出血量(71.5±26.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2周均骨性愈合。两组术后1周、1个月、6个月HSS、WOMAC评分、VA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时A组HSS、WOMAC评分、VAS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MPTA、FTA及KVA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PTS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MPTA、FTA、PTS及KVA与B组比较,差�
张发平杨勇胡晓钢王家林申健王波廖锐陈忠建
关键词:骨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富血小板血浆
第三代Oxford单髁假体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2020年
临床对于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在治疗中应用第三代牛津(Oxford)单髁假体行置换手术,主要分析其作用及疗效。方法:将我科66例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2019年4月1日~2020年10月1日间)纳入研究,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n=33)、实验组(n=33),对参照组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对实验组实施单髁置换术(UKA)治疗,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术后12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比较,P>0.05;两组术后7d、6个月的HSS、ROM比较,P<0.05。另外,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实验组的人工关节被遗忘指数(FJS)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第三代Oxford单髁假体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获得较好短期疗效,可继续观察与研究。
杨勇张发平胡晓钢舒绍强王志铜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术
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与治疗选择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观察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并对不同分型给予不同的治疗选择,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根据骨折时间分为新鲜骨折49例,陈旧性骨折5例。根据骨折情况分为闭合性骨折50例,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中无移位性骨折23例,移位性骨折27例,移位性骨折中屈曲型7例,伸直型6例,伸直尺偏型5例,伸直桡偏9例。对无移位者给予石膏固定,移位性骨折11例采取手法闭合复位治疗,其余16例(包括5例陈旧性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对开放性骨折者行清创术并手术复位,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 9例新鲜骨折优良率为81.63%,5例陈旧性骨折优良率为66.67%。无移位者均愈合,移位性骨折闭合复位者均愈合,出现2例肘关节屈伸受限。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3例肘关节屈伸受限,1例出现肘内翻,其余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结论通过对肱骨髁上骨折不同分型特点的观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较满意效果。
杨勇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