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凡
- 作品数:170 被引量:77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使肉质鲜嫩的养成期草鱼饲料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成期草鱼饲料及制备方法,它由一定比例的鱼粉、大豆粕、棉粕、菜粕、玉米、小麦、米糠、细麸皮、白酒糟、大豆油、磷酸二氢钙、草鱼预混料组成,步骤:A、将鱼粉、豆粕、棉粕、菜粕、玉米、米糠、小麦、细麸皮配料;B...
- 谭青松袁勇超朱文欢陈忱潘磊吴凡刘梦梅
- 文献传递
- 饲料中添加L-肉碱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肝脏脂肪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分别在3组等氮等能的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L-肉碱[0(对照组)、150和300 mg/kg],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8.21±0.33)g的幼鱼投喂9周,探讨L-肉碱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肝脏脂肪代谢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0或300 mg/kg L-肉碱显著提高了罗非鱼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降低了实验鱼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添加150 mg/kg L-肉碱组WGR和SGR最高,HSI和VSI最低。添加150 mg/kg L-肉碱显著提高了鱼体肥满度(CF)。饲料系数(FCR)和存活率(SR)在对照组和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添加150或300 mg/kg L-肉碱显著提高了鱼体肝脏中粗蛋白含量,添加150 mg/kg L-肉碱显著降低了肝脏粗脂肪含量。添加150或300 mg/kg L-肉碱时,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肝脏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总酯酶(LPL)和脂肪酶(LPS)活性显著上升,肝脏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增加,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添加300 mg/kg L-肉碱显著提高了鱼体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溶菌酶(LZM)活性。综上,饲料中添加适量L-肉碱对提高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促进其脂肪代谢和提高鱼体抗氧化能力有良好效果。基于L-肉碱对罗非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推荐L-肉碱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的添加量为150 mg/kg。
- 苟庚午蒋明文华吴凡刘伟田娟
- 关键词:L-肉碱抗氧化
- 饲料菜粕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肝脏组织结构和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1年
- 分别用15.0%(对照组)、30.0%、45.0%、60.0%、75.0%的菜粕配制5种等氮(粗蛋白质为34.0%)等能(总能为19.2 kJ/g)饲料,饲养吉富罗非鱼幼鱼[初始体质量(4.82±0.46)g]10周,考察饲料中不同菜粕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肝脏组织结构和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随着菜粕水平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60.0%和75.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0%和45.0%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处理组之间的肝体比、脏体比和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吉富罗非鱼全鱼营养成分,60.0%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0%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30.0%(P<0.05),各处理组水分和灰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吉富罗非鱼肝细胞核偏移和空泡变性的数量随着菜粕水平的增加逐渐增加,肝脏组织结构受损程度加剧。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菜粕水平的增加不断升高,且75.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随着菜粕水平的增加而下降,60.0%组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中菜粕的使用量不宜超过45.0%。
- 张明明文华蒋明吴凡刘伟刘伟仲维玮
-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菜粕组织学非特异性免疫
- 饲料蛋白水平和投喂率对吉富罗非鱼幼鱼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本实验采用2 × 3 双因素设计来探讨饲料蛋白质水平和投喂率对吉富罗非鱼幼鱼(15.87 ± 0.11 g)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设计了2 种蛋白水平(25%和35%)和3 个投喂率(3%、5%和7%),共计6 个处理,每...
- 刘伟罗智蒋明吴凡田娟杨长庚文华
- 关键词:蛋白水平吉富罗非鱼
- 生物接触氧化滤池与反冲洗被引量:3
- 2005年
- 通过对生物滤池相关机理,尤其是生产行运中的有关数据曲线的分析,说明了反冲洗对滤池正常工作的重要性,反冲洗是滤池工艺结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二种目前常用的有效典型反冲洗方式。
- 胡伯成倪琦吴凡
- 关键词: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反冲洗
- 饲料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例对吉富罗非鱼成鱼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9年
- 为确定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成鱼饲料中适宜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例(C/L),实验设计了6 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饲料C/L 比例分别为1.53、2.36、3.55、5.58、9.85、21.82。投喂初始质量为(218.33±11.03) g 的吉富罗非鱼成鱼56 d。结果显示,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C/L 比例为3.55 时最高,显著高于C/L 比例1.53、9.85 和21.82 组(P<0.05);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在C/L 比例介于2.36~5.58 时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1.53 和21.82 组(P<0.05)。随着饲料C/L 比例的升高,肝体比和脏体比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成活率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全鱼和肝脏的粗脂肪含量随饲料C/L 比例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血清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随C/L 比例升高而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糖(GLU)含量则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分别利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效率与碳水化合物水平及脂肪水平的相关性,得到饲料中适宜的C/L 比例分别是4.19、4.15 和4.11。研究表明吉富罗非鱼成鱼饲料中适宜的C/L 比例为4.11~4.19。
- 吴凡蒋明文华刘伟田娟喻丽娟陆星
-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
- 一种促进鱼类健康生长的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鱼类健康生长的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它由一定比例的大黄、黄连、黄芪、当归、甘草、L-肉碱、水飞蓟素、谷胱甘肽、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稻壳粉所组成。其制作步骤为:将稻壳粉粉碎过100筛,按配...
- 杨长庚蒋明文华吴凡刘伟田娟喻丽娟黄凤
- 文献传递
- 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1年
- 以饲料脂肪水平为7%,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为20%、27%、34%、41%、48%(相应的蛋白质水平为48%、41%、34%、27%、20%)的5组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79±0.28)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幼鱼10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奥尼罗非鱼幼鱼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在41%组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20%、27%和48%组(P<0.05),饲料系数以34%组最低,显著低于20%和48%组(P<0.05),肝体比、脏体比呈逐渐升高趋势,41%和48%组显著高于前3组(P<0.05);全鱼和肝脏粗蛋白含量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显著下降(P<0.05),全鱼粗脂肪含量则显著升高;幼鱼血清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升高而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则呈下降趋势;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先下降后上升,48%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本研究表明:奥尼罗非鱼幼鱼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有节约作用,碳水化合物水平以34%~41%为宜,添加水平过高(48%)会显著增加血清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并对鱼体肝脏功能有损害.
- 吴凡文华蒋明刘伟刘伟仲维玮
- 关键词:奥尼罗非鱼碳水化合物血清生化指标
- 实时定量RT-PCR评价分析尼罗罗非鱼参考基因的表达
- 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T-qPCR的)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鱼类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这些研究中,选择一个稳定的参考基因作为靶基因的表达参照对象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中,分别分析了7个候选参考基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
- 杨长庚王贤丽田娟刘伟吴凡蒋明文华
- 关键词:RT-QPCR罗非鱼
- 饲料能量密度和投喂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和健康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为探讨饲料能量密度(DED)和投喂水平(DFR)对鱼类生长和健康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2双因子设计,设置2个DED(对照组和高糖高脂组)和2个DFR(1倍和1.2倍表观饱食投喂对照组饲料的能量水平),研究DED和DFR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14.59±0.06)g]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成分、血液学指标和抵抗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能力的影响。试验以40d为1个周期,持续2个周期(周期Ⅰ和周期Ⅱ)。研究结果发现,DED和DFR均未影响试验鱼的饲料效率(P>0.05)。DED未影响试验鱼的生长(P>0.05)。高DFR提升了试验鱼的末重(P<0.05),但降低了周期Ⅱ的蛋白质沉积率(P<0.05)。DED和DFR均未影响试验鱼的肥满度(P>0.05)。在周期Ⅰ,高DED仅增加了试验鱼的脏体比(P<0.05);但在周期Ⅱ,DED和DFR对试验鱼的肠体比和脏体比也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在周期Ⅰ,高DED引起了去内脏全鱼、内脏团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高DFR引起了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在周期Ⅱ,高DED和DFR均引起了去内脏全鱼、肝脏和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试验期内,高DED和DFR显著升高了试验鱼的血清甘油三酯、丙二醛含量(P<0.05)和周期Ⅰ的血细胞比容(P<0.05),降低了周期Ⅱ的白细胞计数(P<0.05);高DED升高了试验鱼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周期Ⅱ的血清胆固醇水平(P<0.05),降低了周期Ⅰ的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高DFR显著升高周期Ⅰ试验鱼的血糖水平(P<0.05)。无乳链球菌感染试验发现,在周期Ⅰ,DED和DFR对试验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可在周期Ⅱ,高DFR造成试验鱼成活率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高DFR能提高罗非鱼的生长速度,但是会增加鱼体的脂肪沉积,降低鱼体健康水平;高DED更易于鱼体脂肪沉积,不利于鱼体健康。
- 刘伟蒋明吴凡田娟陆星喻丽娟文华
- 关键词:投喂量罗非鱼体成分血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