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华敏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后
  • 3篇肾脏
  • 3篇肾脏替代
  • 3篇肾脏替代治疗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连续性
  • 3篇连续性肾脏替...
  • 3篇连续性肾脏替...
  • 2篇伤患者
  • 2篇肾损
  • 2篇急性肾损
  • 1篇蛋白尿
  • 1篇动脉
  • 1篇心排血量
  • 1篇醒脑
  • 1篇醒脑静
  • 1篇醒脑静注射液
  • 1篇血量
  • 1篇血液

机构

  • 6篇中山市中医院

作者

  • 6篇王华敏
  • 5篇郭应军
  • 3篇刘八一
  • 3篇王国军
  • 2篇孟繁甦
  • 2篇林冰
  • 1篇黄小洵
  • 1篇陈华琼
  • 1篇傅进艺
  • 1篇谢昌联
  • 1篇陈晓杰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BIS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静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5、7 d BIS值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段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7 d BIS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治疗第7 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增加BIS值,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有助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陈晓杰郭应军刘八一孟繁甦王华敏皮芸逢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电双频谱指数醒脑静注射液
肾动脉阻力指数对老年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优化治疗及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肾动脉阻力指数(RRI)在老年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优化治疗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住重症医学科(ICU)的68例老年SAKI患者入选本研究,按急性肾损伤(AKI)分期标准分为AKI 1~3期组,另选择12例老年脓毒症无AKI患者为AKI 0期组。入院后按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比较4组患者组间一般情况及入ICU 24 h时RR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24 h补液量、血乳酸(Lac)、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比例及28 d病死率等临床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28 d死亡危险因素。结果4组间比较,ICU住院时间、RRI、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24 h补液量、氧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KI 0~2期组相比,AKI 3期组28 d病死率、CRRT比例、Lac、APACHE II评分及中心静脉压(CVP)均显著升高(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RRI与血清肌酐(SCr)值、24 h补液量、CVP均呈相关性(均P<0.05)。28 d存活者共53例,与肾功能未恢复者相比,肾功能恢复者RRI显著降低,CRRT比例显著提高(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RI及APACHE II评分是老年SAKI患者28 d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RI预测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P<0.05),截点为0.76。结论对老年SAKI患者,RRI值高于0.76时提示预后差,建议限制性补液,有条件尽早启动CRRT。
王华敏郭应军刘八一王国军林冰
关键词:肾动脉阻力指数脓毒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入住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ICU的42例非肾功能不全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1例)、B组(21例),A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做72 h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开始(治疗0 h)、治疗24 h、治疗48 h及治疗72 h呼吸机参数及氧合指数,同时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动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评估病情。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治疗72 h的PEEP值降低(P〈0.01),B组治疗48、72 h的氧合指数升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A组比较,B组治疗24、48、72 h的PCT值及血乳酸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治疗24、48、72 h的CI升高,EVLWI降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A组比较,B组治疗48、72 h的APACHEⅡ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组28 d病死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肾功能不全ARDS患者早期行CRRT,可以有效清除血管外肺水,阻断炎性反应,明显改善ARDS患者氧合及血流动力学,降低死亡率,显著改善预后。
王华敏郭应军王国军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指数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参附汤合生脉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及对呼吸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析参附汤合生脉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及对呼吸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和常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参附汤合生脉散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气指标、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血清乳酸值、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参附汤合生脉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呼吸肌功能,可在临床上推广。
陈华琼王国军谢昌联傅进艺黄小洵郭应军刘八一孟繁甦林冰王华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呼吸肌功能
枸橼酸抗凝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滤过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局部枸橼酸抗凝(RCA)与全身肝素抗凝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早期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滤器寿命及预后影响。方法确诊SAKI患者中选择90例KDIGO-Ⅰ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全身肝素抗凝组(A组,42例)及RCA组(B组,48例)。两组均予以CRRT治疗48 h,并监测CRRT治疗0、12、24、36、48 h时血肌酐(Cr)、血小板(PL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出血事件、滤器使用寿命,追踪28 d病死率。结果 CRRT治疗24、36、48 h时A组PLT值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RRT治疗12、24 h时A组IL-6值及TNF-α值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滤器寿命(25.90±7.66)h显著低于B组(37.80±5.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出血发生率(2.08%)低于A组(16.67%),28 d病死率(20.83%)低于A组(45.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KI患者早期CRRT时使用RCA,与全身肝素抗凝比较,能显著延长滤器使用寿命,减少出血并发症,早期清除炎症介质,降低28 d病死率。
王华敏郭应军
关键词:局部枸橼酸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微量白蛋白尿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价值
2016年
目的研究危重症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能否早期诊断脓毒症及评估其预后。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本院ICU206例危重症患者入选本研究,分别检测入ICU时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1)、乳酸(LAC1)及入1CU6h时ACR(ACR2)、乳酸(LAC2)等,追踪28d病死率。比较脓毒症与非脓毒症ACR1,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测定ACR1对脓毒症诊断界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28d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组ACR1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1),ROC曲线分析提示ACR1诊断脓毒症界值为105mg/g。脓毒症组28d死亡患者ACR2显著高于生存者(P〈0.01)。ACR2与LAC2是脓毒症患者28d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两者死亡预测价值无统计学差异俨〉0.05)。结论人ICU时MA升高可能提示脓毒症。人ICU6h时MA与乳酸升高可能是脓毒症28d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华敏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尿脓毒症乳酸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