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硕

作品数:1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纳米
  • 4篇多巴
  • 4篇多巴胺
  • 4篇催化
  • 4篇催化剂
  • 3篇微流控
  • 2篇电池
  • 2篇氧化钛
  • 2篇有机磷
  • 2篇有机磷农药
  • 2篇双壳
  • 2篇提取剂
  • 2篇同步化
  • 2篇肿瘤
  • 2篇微流控芯片
  • 2篇细胞
  • 2篇纳米金
  • 2篇纳米金粒子
  • 2篇聚集体
  • 2篇可见光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17篇李硕
  • 5篇姜磊
  • 3篇杨丽敏
  • 3篇马洪超
  • 3篇陆洋
  • 2篇刘熠斌
  • 2篇张晓慧
  • 2篇李慧萍
  • 1篇杨朝合
  • 1篇徐静
  • 1篇王富华
  • 1篇马超
  • 1篇孙伟
  • 1篇董壬成
  • 1篇高秀丽
  • 1篇刘振
  • 1篇夏豪杰
  • 1篇李彦鹏
  • 1篇白鹏
  • 1篇冯翔

传媒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炼油技术与工...
  • 1篇光学与光电技...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四烷基化分子筛催化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分子模拟研究
汽油产品质量的升级极大地限制了汽油中烯烃和芳烃的含量,为了保证成品汽油的辛烷值,寻找环境友好的理想高辛烷值组分迫在眉睫。烷基化汽油的主要成分为异构烷烃,具有辛烷值高以及不含硫和芳烃等杂质的优点,是一种最佳的清洁汽油高辛烷...
李硕
关键词: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机理分子模拟
基于水凝胶微球SERS基底的微流控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基于水凝胶微球SERS基底的微流控传感器制备方法,以及利用水凝胶微球SERS基底的微流控传感器用于双癌症标志物的快速超灵敏检测,实现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包括SERS基底的制备,集成式微流控芯片的制备,金纳米颗...
高荣科占昌标李硕徐迷陆洋于连栋
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测农药残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方法。所述试剂盒包括:提取剂、还原剂、前体液、pH调节剂以及滴管和反应管;所述的还原剂为2.4ng/mL~24μg/mL的酪氨酸甲酯接枝...
杨丽敏姜磊张晓慧李慧萍李硕
文献传递
微流控芯片上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技术进展
2022年
液体活检是近些年新兴的体外诊断技术,通过从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筛选出肿瘤细胞来检测和分析其上携带的各种生命信息,具有便捷、侵入性小、检测精度高等特点。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作为液体活检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对于癌症的早期检测、疗效评估以及预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血液中CTCs的含量非常少,通常每毫升血液中仅含有1~10个CTCs,还有数以百亿计的血细胞,所以CTCs的富集以及筛选是液体活检中的难题,对CTCs所携带的生命信息进行解析是关键。总结了经典的CTCs分离方法并重点概括了CTCs的检测技术。
高荣科周又强管子昊周文博马超于一越李硕陈孝喆贾华坤陆洋夏豪杰于连栋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Li含量对Li/MgO丙烷氧化脱氢制烯烃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Li含量的Li/MgO催化剂,并通过TG-DTA、N_2吸附及XR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对丙烷在Li/MgO催化剂表面的两种吸附状态所占据的空间体积大小进行了计算,研究了Li含量对其丙烷氧化脱氢制烯烃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i/MgO催化剂中Li含量的增加,丙烷转化率与乙烯、甲烷、乙烷和COx的选择性均先增加,在Li物质的量分数为3%时达到最高,然后随Li含量增加而降低,而丙烯选择性则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丙烷在Li/MgO催化剂上的吸附和反应同时受动力学和热力学两个因素的制约;Li负载量不同,反应活性位Li+O-分散状态也不同,导致产物分布发生变化。活性位分散度高时受热力学因素影响,有利于生成丙烯;活性位分散度低时受吸附动力学影响,更趋向于生成乙烯等其他产物。
吴一敏李硕李春义
关键词:丙烷氧化脱氢烯烃分散度
中空双壳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及其应用
发明提供一种修饰金属纳米颗粒的中空双壳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该中空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内层均匀分布着大小均一的金属纳米颗粒,外层包覆着一层聚多巴胺外壳,从而形成中空双层壳结构的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颗粒的中空结构...
马洪超李硕姜磊 郭天铠
pH响应的聚多巴胺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研究
合成分散性良好、尺寸均匀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并利用层层自组装(Layer By Layer)作用将抗癌药物阿霉素以及具有癌细胞靶向作用的叶酸负载到纳米颗粒表面,构建具有pH敏感和肿瘤细胞靶向的聚多巴胺复合纳米颗粒。研究聚...
李硕马洪超杨丽敏姜磊
关键词:阿霉素
文献传递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智能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近年来旅游咨询服务类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大多网络旅游软件并不能提供全面的、系统的关于旅游方面的咨询服务。通过网络搜索引擎获得的咨询服务,查询效果太低且针对性不强。并且由于网络信息海量复杂,仅通过搜索引擎得到的信息可...
李硕
关键词:移动互联本体论
文献传递
MoS_2基催化剂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相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9年
加氢脱硫工艺在清洁油品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MoS_2基催化剂是加氢脱硫的主要催化剂,因此对MoS_2基催化剂活性相和催化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从原子层面上对催化剂进行优化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MoS_2基催化剂活性相形貌结构的研究,着重探讨了硫化气氛、助剂和载体类型对活性相结构的影响,以及现有表征技术在MoS_2基催化剂活性相形貌结构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总结了不同条件下活性相的微观结构特征;同时,从MoS_2基催化剂的活性相组成和结构角度分析了噻吩的加氢脱硫机理,发现了加氢脱硫活性与催化剂微观结构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后展望了理论计算在设计和开发高效加氢脱硫催化剂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李硕刘熠斌冯翔杨朝合
关键词:加氢脱硫显微结构噻吩
Li-CO2电池碳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锂二氧化碳电池不仅是一种新型的高能量密度电源,还是一种高效的、环境友好的二氧化碳捕获和利用装置。锂二氧化碳电池的应用,不仅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还可以缓解能源危机,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碳...
李硕
关键词:阴极催化剂孔结构电化学性能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