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麻醉
  • 4篇血流
  • 4篇血流动力学
  • 2篇心脏
  • 2篇应激反应
  • 2篇置换术
  • 2篇神经阻滞
  • 2篇腔镜手术
  • 2篇麻醉诱导
  • 2篇芬太尼
  • 2篇苯磺酸
  • 1篇动力学影响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多导睡眠监测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事件

机构

  • 11篇厦门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作者

  • 11篇刘洋
  • 2篇张庆洪
  • 2篇张凌宇
  • 1篇柯少凡
  • 1篇赵冰洁
  • 1篇赵冰洁
  • 1篇吴冬金

传媒

  • 4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北方药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30 min(T1)、术后即刻(T2)、术后1 h(T3)、术后6 h(T4)检测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能(NE)水平。结果:对照组T1、T2时刻HR水平均低于T0时刻,T1、T2、T3、T4时刻MAP水平均低于T0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刻HR水平与T0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时刻HR、MAP水平与T0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刻HR、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T4时刻Cor、NE水平均高于T0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时刻Cor、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降低患者术中应激反应。
刘洋赵冰洁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
右旋美托咪啶在围术期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受体选择性高于可乐定,可广泛作用于哺乳动物的大脑,产生镇静、减少麻醉药用量、镇痛和抗交感作用。近期大量的研究支持,它有益于提高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提高远期的脑功能,还有使心脏高危情形受益的抗交感,心肌自律性阻滞作用。本文总结了右旋美托嘧啶在监测麻醉的临床使用最新进展。
赵冰洁刘洋李仔楠李龙云
关键词:右旋美托咪啶
右美托咪定联合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疾病非心脏手术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及多导睡眠监测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心脏疾病非心脏手术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缺血预处理对睡眠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非心脏手术的心脏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次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全部患者术中采取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提供生理盐水,观察组提供右美托咪定联合缺血预处理。对比2组术后心肾不良反应、多导睡眠监测参数、主观睡眠质量。结果:对比术后心肾不良反应,观察组总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有大幅下降(P<0.05)。对比组内干预前,2组患者干预后总睡眠时长(TST)明显增加,睡眠潜伏期(SL)、觉醒时间(AT)、觉醒次数(NWAK)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有更明显改善(P<0.05)。对比组内干预前,2组患者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有更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脏疾病非心脏手术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缺血预处理可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有助于睡眠状况改善。
王海振刘洋贾佳
关键词:心脏疾病非心脏手术缺血预处理睡眠质量多导睡眠监测
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结直肠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结直肠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效果。方法:以2021年1-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89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的方法分为低剂量组(30例)、中剂量组(29例)和高剂量组(30例)。低剂量组麻醉诱导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 mg/kg+舒芬太尼0.4 g/kg+顺阿曲库铵0.2 mg/kg;中剂量组麻醉诱导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3 mg/kg+舒芬太尼0.4 g/kg+顺阿曲库铵0.2 mg/kg;高剂量组麻醉诱导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4 mg/kg+舒芬太尼0.4 g/kg+顺阿曲库铵0.2 mg/kg。三组麻醉维持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4~1.2 mg/(kg·h)+瑞芬太尼0.1~0.2 g/(kg·min)。记录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BIS≤60时(T_(1))和气管插管后(T_(2))的脉搏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和每搏量指数(SVI);记录三组患者可能出现的需补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在各时间点的SpO_(2)、HR、MAP、CI、S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在T_(1)和T_(2)时的SpO_(2)、HR、MAP、CI、SV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在T_(1)和T_(2)时的SpO_(2)、HR、MAP、CI、SV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组有5例追加1次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高剂量组有2例低血压,1例低氧血症,1例心动过缓,三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结直肠手术时麻醉诱导效果好,且剂量为0.3 mg/kg时安全性更高。
张庆洪刘洋马达张凌宇
关键词:老年结直肠手术麻醉诱导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应激反应及安全性的影响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应激反应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1月-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观察组术前给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首次补救镇痛时间、24 h补救镇痛药物用量、24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前后的静态及动态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结果及应激反应指标[血糖(Glu)、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结果:观察组的首次补救镇痛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24 h补救镇痛药物用量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静态及动态NRS评估结果及应激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 h观察组的静态及动态NRS评估结果及应激反应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可有效减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安全性好,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张庆洪马达刘洋张凌宇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镇痛应激反应
七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氧化应激及肺损伤的影响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氧化应激及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临床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七氟醚吸入。对两组不同时点的炎症因子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血气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复温至36℃时(T_(2))、体外循环(CPB)停机1 h(T_(3))、术毕(T_(4))及术后24 h(T_(5))时,研究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各项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T_(1))、劈胸骨时(T_(2))、CPB后10 min(T_(3))、复温至36℃时(T_(4))、CPB停机1 h(T_(5))、术毕(T_(6))时,研究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T_(1))、劈胸骨时(T_(2))、CPB后10 min(T_(3))时,研究组的心率(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阻断即刻(T_(1))、主动脉开放即刻(T_(2))、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_(3))、主动脉开放后6 h(T_(4))、主动脉开放后12 h(T_(5))时,研究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_(3))时,研究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前两组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后2 h研究组的动脉氧分压(PaO_(2))指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能够有效抑制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过程,保护患者的肺功能,减少肺损伤。
王海振柯少凡贾佳刘洋
关键词:七氟醚心脏瓣膜置换术氧化应激肺损伤
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膀胱镜碎石手术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膀胱镜碎石手术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1月~2024年2月需要住院行膀胱镜碎石手术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n=41)和丙泊酚组(P组,n=41),R组使用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P组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给药后(T1)、置入喉罩后(T2)和拔除喉罩后(T3)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围术期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相比,R组起效时间较慢,R组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P组T1时间、T2时间、T3时间的平均动脉压(MA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P组T1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注射痛、低血压、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膀胱镜碎石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能够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吴冬金杨雅婷刘洋
关键词: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
预注小剂量纳洛酮在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2022年
目的:探讨分析预注小剂量纳洛酮对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产生的影响,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录入该时段内我院中收入的接受宫腔镜手术患者80名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按照实验习惯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内设至40名患者;实验组诱导前2min静脉注射纳洛酮,对照组同样诱导前2min换成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液。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和术中管理用药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用药情况;记录诱导后1min内芬太尼引起的呛咳情况及严重程度分级;依次记录术中动脉血氧分压SpO 2<90%患者例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的一般资料均无差异(P>0.05),实验组诱导期呛咳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且未发生严重呛咳情况。术中SpO 2<90%患者例数结果,实验组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及出手术室时间方面显示,实验组患者相应时间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注射小剂量纳洛酮麻醉诱导可减轻芬太尼引发呛咳症状减少,其术中SpO 2<90%患者数明显少,并未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现象,麻醉复苏效果较为理想。
徐倩倩梁娟刘洋
关键词:纳洛酮宫腔镜芬太尼
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麻醉诱导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血管事件情况,检验两种麻醉药物的临床质效。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被诊断为冠心病且需要进行CABG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施行CABG,术前0.5 h内肌注吗啡10 mg,麻醉诱导时,对照组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研究组注射苯磺酸瑞马唑仑0.2 mg/kg,当BIS<60时,两组均给予静脉注射2μg/kg舒芬太尼及1 mg/kg罗库溴铵完成麻醉诱导。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镇静指标、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每搏输出量指数(SVI)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HR、SBP、DBP、MAP、SVI水平均更高,BIS水平更低,进入麻醉时间更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诱导后,研究组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CABG患者施行麻醉诱导时,使用瑞马唑仑作为麻醉药物在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患者镇静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
王海振刘洋贾佳许佳承
关键词:咪达唑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血管事件
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研究分析在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时,选择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进行麻醉的效果,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分析不同的麻醉方案,产生的麻醉质量。方法:研究设置为随机对照实验录入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内资料登记有效的早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实验在开展时将我院中96名早孕患者作为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流产手术,并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案;采用丙泊酚的患者记录为对照组(n=48),采用苯磺酸瑞马唑仑的患者记录为实验组(n=48)。在麻醉完成后,医务人员按要求对患者麻醉期间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并分析患者在麻醉完成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在研究完成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各个指标进行记录后,发现实验组内患者各个时间点的麻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结束唤醒时,虽然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患者的血压状况基本与麻醉前一致,而对照组患者相较于麻醉前的血压状况出现降低,在睫毛反射消失时,实验组患者的心率指标并未出现明显波动,而对照组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时,心率有明显的降低(P<0.05)。其他时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心率指标波动数据更低。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治疗时,麻醉方法的选择,对于患者的手术操作质量产生的影响极为明显,在对患者进行麻醉时将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于患者的手术麻醉中,能够使患者的麻醉质量得到提升,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刘洋王海振贾佳
关键词:人流手术丙泊酚血流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