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贴形势任务和官兵需求 推动军队心理卫生工作科学发展被引量:4
- 2010年
- 当前,军队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军使命任务拓展,官兵成分发生变化,既为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了难得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一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心理卫生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二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对心理卫生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三是维护部队安全稳定对心理卫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四是贯彻以人为本建军治军理念对心理卫生工作提出了新标准。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军队心理卫生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1)建强专业机构,完善服务保障体系。(2)锻造人才队伍,发挥特殊骨干作用。(3)建立常态机制,保证工作高效运行。(4)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全程全维保障。(5)健全标准制度,科学规范工作程序。(6)深化理论研究,促进应用成果推广。
- 主皓
- 关键词:心理卫生
- 刺蒺藜果中一种新桂皮酰胺类成分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14
- 1994年
- 从刺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果实中分得两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UV,IR,1HNMR,13CNMR,1H-13CCOSY和MS)解析。化合物I鉴定为N-对羟基苯乙酮基-3-甲氧基-4-羟基取代桂皮酰胺,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蒺藜酰胺(terrestriamide)。化合物II为8-甲基氢化茚酮-1,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 任渝江陈海生杨根金主皓
- 关键词:刺蒺藜
- 葡聚糖-表柔比星偶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被引量:12
- 2000年
- 目的 研究两种方法制备的葡聚糖 表柔比星偶合物的稳定性及体外细胞毒活性。方法 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制备聚醛基葡聚糖 表柔比星偶合物 (PAD EPR) ,将葡聚糖羧甲基化后制备腙健连接的羧甲基葡聚糖 表柔比星偶合物 (CMD EPR)。结果 PAD EPR的载药量为 1∶4,CMD EPR的载药量为 1∶10 ;二者在中性条件下均比较稳定 ,4℃贮存 70d ,药物偶合率都在90 %以上。偶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性比游离药物有所下降 ,游离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高于对肿瘤细胞的毒性 ,CMD EPR对肿瘤细胞的毒性高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PAD EPR对两种细胞的毒性没有差异。结论 CMD EPR优于PAD
- 徐风华蒋雪涛杨全胜主皓
- 关键词:偶合物稳定性细胞毒性
- 聚谷氨酸-表阿霉素偶合物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 :考察腙键连接的聚谷氨酸 -表阿霉素的稳定性及pH敏感性。方法 :样品置于不同试验条件下 ,于不同时间取样 ,过Sephadex柱分离测定 ,计算偶合率 /解离率。结果 :表阿霉素与聚谷氨酸交联后稳定性提高 ;偶合物在中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 ,4℃避光贮存 4个月偶合率在 88%以上 ;随着pH值降低 ,偶合物解离率升高 ,说明偶合物对酸敏感。结论 :腙键连接的聚谷氨酸 -表阿霉素在中性条件下稳定 。
- 徐风华蒋雪涛主皓张志萍
- 关键词:聚谷氨酸表阿霉素稳定性化疗药物肿瘤细胞
- 动态改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康唑及其栓剂的含量被引量:3
- 1995年
- 以咪康唑为内标,建立了动态改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康唑及其栓剂中的益康唑含量。采用未化学修饰的硅胶色谱柱,甲醇(内含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8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3)63:37)为流动相,流速1.5ml/min,230nm波长处检测。在0.01~0.12mg/ml浓度范围,被测组份与内标物峰面积比与样品浓度呈良好线性,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91%,方法简便、灵敏、专属且峰形好。
- 柳正良主皓杨悦武李国栋
- 关键词:益康唑咪康唑高效液相色谱栓剂
- 气相色谱法测定含硫灸剂中麝香酮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气相色谱法测定含硫灸剂中麝香酮含量的研究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上海200433柳正良,主皓,杨悦武,杨绍军,孔庆洪含硫灸剂即麝香丹剂,内含朱砂、雄黄、硫磺和麝香等,是根据古方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加工而成的中成药。临床上用于治疗腰腿痛、骨质增生等...
- 柳正良主皓杨悦武杨绍军孔庆洪
- 关键词:麝香酮气相色谱法
- 白蛋白微球中卡铂的络合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2
- 1995年
- 本文首次在酸性介质中对卡铂与氯化亚锡的络合反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较好的反应条件,以392nm为测定波氏,测定白蛋白微球中卡铂的含量。线性范围10~50μg/ml,方法回收率大于95.O%,RSD<2%。本法简便、灵敏、无干扰,适合原料药与制剂的分析。
- 主皓蒋雪涛杨悦武张万国
- 关键词:卡铂络合反应白蛋白微球分光光度法
- 卡铂白蛋白微球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1999年
- 目的 :考察卡铂白蛋白微球对小鼠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二种动物模型 :小鼠前肢腋下接种HepA2 2得到实体瘤模型和腹腔接种HepA2 2得到腹水癌模型。试验分为 3组 :生理盐水组、卡铂注射剂组和卡铂白蛋白微球组 ,分别瘤内和腹腔内注射。结果 :卡铂注射剂和微球剂瘤内注射均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 (P <0 .0 1) ,注射剂的肿瘤生长抑制率为2 9 .2 % ,微球剂的肿瘤生长抑制率为 4 9.6% ,后者明显强于前者 (P <0 .0 1)。注射剂能提高腹水癌小鼠的存活率 ,但不能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 ;卡铂白蛋白微球剂既可以提高小鼠的存活率 ,又可以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结论
- 主皓蒋雪涛杨跃伟张云斌
- 关键词:抗肿瘤活性小鼠血液循环
- 聚乳酸相对分子量对利福平微球及其药物分布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 考察聚乳酸相对分子量对利福平聚乳酸微球形态、载药量及微球中药物分布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散—溶媒扩散法制备利福平聚乳酸微球 ,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微球形态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载药量 ,并用差热扫描分析法研究微球中利福平的分布状态。结果 本制备方法由乳滴形成和溶媒洗脱二步完成 ,聚乳酸均匀沉积 ,微球形态光滑圆整 ;药物含量随聚乳酸分子量增大而增加 ;差热分析显示 ,微球中药物熔点峰明显减弱。表明微球中药物结晶状态发生了明显改变 ,且聚乳酸分子量降低 ,利福平呈无定形或分子状态分布的趋势增大。结论 聚乳酸与利福平共沉淀 ,能有效改变利福平的结晶状态 ,选择适宜相对分子量的聚乳酸 。
- 张万国胡晋红蒋雪涛主皓
- 关键词:聚乳酸微球利福平
- 卡铂白蛋白微球犬肝动脉栓塞后药物的体内过程被引量:5
- 1998年
- 目的:研究了卡铂白蛋白微球经肝动脉栓塞后的体内动力学过程、组织分布情况及微球在肝脏动脉栓塞的效果,观察对正常肝脏的病理改变。方法:栓塞实验以肝动脉灌注卡铂注射剂为对照组。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外周静脉血及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卡铂注射剂和微球剂的体内过程呈二室模型,微球剂分布相半衰期(T1/2α)和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别为1.3h和32.2h,均明显长于注射剂(T1/2α和T1/2β分别为1.1h和16.1h)。肝脏中的药物浓度远远高于脾、心、肺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注射后6d亦高于其蓄积器官肾脏的药物浓度。电子显微镜下肝脏病理切片可见微球栓塞在肝动脉末端。
- 主皓蒋雪涛陈贵徐风华
- 关键词:卡铂白蛋白微球肝动脉栓塞栓塞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