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勤

作品数:9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栓
  • 4篇手术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4篇护理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2篇血栓栓塞
  • 2篇栓塞
  • 2篇围手术期患者
  • 2篇围术期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栓栓塞
  • 2篇分级护理
  • 1篇电视胸腔镜
  • 1篇电视胸腔镜手...
  • 1篇度量化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手术

机构

  • 9篇广元市第一人...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9篇罗勤
  • 4篇贺文
  • 2篇宁宁
  • 1篇何燕
  • 1篇张晓霞
  • 1篇陈建梅
  • 1篇王艳
  • 1篇赵丽
  • 1篇陈忠兰
  • 1篇薛红
  • 1篇李淑华

传媒

  • 2篇西部医学
  • 2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度量化评估及分级预防护理被引量:5
2013年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两者总称为VTE。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发生原因主要包括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黏稠度增高和静脉壁的损伤,可发生于任何静脉,以下肢深静脉最为多见。起病隐匿,50%~80%的病人可无临床表现。DVT形成后,若未及时建立有效侧支循环,可引起局部淤血、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等病理改变,产生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重者致残。栓子脱落还可引起致死性PTE,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
罗勤贺文宁宁
关键词:静脉血栓危险评分围术期分级护理
日本医院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围术期的护理与体会被引量:12
2008年
罗勤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围术期术后疼痛
舒适护理对胃溃疡出血患者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胃溃疡出血患者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舒适护理.护理前后,采用KolcabaL...
李淑华罗勤陈建梅
关键词:胃溃疡出血舒适护理生活质量
留置尿管拔出后自主排尿的最佳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拔除尿管后病人首次自主排尿的最佳方法。方法将502例留置尿管病人采用随机分为三组,常规组(170例),实验A组(161例),实验B组(131例)。通过观察是否能首次自主排尿,拔除尿管至首次排尿时间,护士工作量,费用等各项结果以比较三种拔管方法。结果膀胱冲洗后拔管效果明显优于完成当日输液量后和输液过程中随即拔管,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提示膀胱冲洗后拔管可有效防止尿潴留的发生,并缩短了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该法应作为留置尿管拔出后的首选方法。
贺文罗勤薛红张晓霞王艳
86例围手术期患者预防静脉血栓症的护理被引量:43
2008年
目的总结日本某医院预防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症发生的护理方法,为国内同仁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日本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评分表,对86例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危险程度判断,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采用穿弹力袜、空气间歇按摩器、使用抗血栓药物等不同的预防措施,术后随访1个月。结果86例患者中,低危8例,中危42例,高危36例,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后,无静脉血栓症发生。结论86例围手术期患者都具有发生静脉血栓症的危险;针对不同低、中、高不同危险层次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预防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症的发生。
罗勤铃木かぉり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卫生服务
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度量化评估与护理被引量:9
2013年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VTE可发生于任何静脉,以下肢深静脉最为多见。DVT发病率在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资料,但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采用一种可量化的、客观的评估方法,便于临床早期评估,早期干预,降低DVT的发生风险。
罗勤贺文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
自制负压吸引器在产妇乳头内陷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证明自制负压吸引器对产妇乳头内陷纠正的效果,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满意率。方法收集某医院产科在2018年2月到8月之间有乳头内陷的5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法提拉式,试验组则使用自制负压吸引器,最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的25例患者,其中完全矫正的有21例,部分矫正的有4例,未矫正的人数为零,患者的乳头内陷基本都得到了较好的矫正;对照组中的25例患者,其中完全矫正的有19例、部分矫正的有3例,其中有2例未矫正成功,两者结果差异显著(P<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在住院期间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负压吸引器对产妇乳头内陷纠正的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赵丽张小容马红芳罗勤常煜苓
关键词:乳头凹陷矫正器满意度
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分级护理防治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预防的分级护理方法,为静脉血栓的预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1月,以某市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各科室手术患者为对象,引入量化工具评估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分级护理方法进行防治,并在患者出院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是否存在静脉血栓,以验证分级护理防治效果。结果纳入的318患者经评估均存在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其中低度危险患者65例,中度182例,高度危险71例。经分级护理治疗,出院时均未发生静脉血栓症状、肺栓塞。结论分级护理方法安全、简便,可操作性强,便于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的早期、普遍预防,值得推广。
罗勤贺文宁宁陈忠兰
关键词:静脉血栓分级护理肺栓塞风险评估
护士长目标管理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实施目标管理在护士长岗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个护理单元31名护士长实施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量化考核方案及实施效果评价。年终评出优秀、合格、警戒、不合格4个等次,若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劝辞护士长职务。结果实施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前后比较:护士长主动管理意识增强,能力提高,奖励人数明显增多(P<0.05);护理质量、满意度以及科研均显著提高(P<0.05),医疗纠纷与投诉显著下降,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士长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与护士长岗位能否续聘相结合,充分调动了护士长的积极性,促进了护理质量与医患满意度的提高,使护理学科进入可持续性的良性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护士长目标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激励管理模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罗勤何燕韩艾杉
关键词:激励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