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玲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护理
  • 1篇血栓
  • 1篇压力控制
  • 1篇优质护理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测定
  • 1篇伤患者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手外伤
  • 1篇手外伤患者
  • 1篇术后
  • 1篇疼痛
  • 1篇疼痛评分
  • 1篇评分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法
  • 1篇气相色谱法测...

机构

  • 5篇淄博市职业病...

作者

  • 5篇冯玲
  • 3篇王海琳
  • 1篇李秀云
  • 1篇张红香
  • 1篇徐爱霞
  • 1篇张冲

传媒

  • 2篇药物生物技术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醇注射液的有关物质被引量:2
2016年
建立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醇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方法。采用Phenomenex ZB-WAX(30 m×0.32 mm×0.5μm)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50℃,保持15 min,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20℃,保持35 min);载气:恒流氮气;进样口温度200℃;FID检测器温度310℃。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醇注射液中杂质与主成分能够完全分离,最低检测量为1.4 ng。结论:该方法简单、精确、可靠,有关物质的分离度较好,可用于苯甲醇注射液质量控制。
张冲徐爱霞王海琳冯玲
关键词:苯甲醇注射液气相色谱法苯甲醛苯甲酸苄醚
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及希望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26例尘肺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呼吸功能训练3个月,干预组实施八段锦联合呼吸功能训练3个月。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希望水平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进行比较,探讨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对尘肺病患者肺功能及希望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0))、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率(FEV_(1.0)/FVC)、最大通气量(MVV)均分别高于对照组(t=3.557,2.124,3.877,3.403,均P<0.05);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_(1.0)、FVC、FEV_(1.0)/FVC、MVV训练前后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16、2.037、4.166、2.259,均P<0.05);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t=2.991,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得分及希望水平总得分高于对照组(t=4.298、10.167、9.660、11.251,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_(1.0)、FVC、FEV_(1.0)/FVC、MVV,希望水平指标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得分及总得分均分别高于干预前[肺功能各指标(t=6.464、3.023、7.663、4.498,均P<0.05),希望水平各指标(t=6.389、18.465、10.953、15.480,均P<0.05)];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低于干预前(t=3.954,P<0.05)。提示,八段锦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可提高尘肺患者希望水平、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李秀云张红香冯玲
关键词:八段锦尘肺肺功能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2017年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冯玲王海琳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中载体材料和剂型的选择被引量:2
2014年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ral colon-specific drug delivery system,OCDDS)是指通过制剂学手段,使药物口服后在胃肠道上段不释放,而到达回盲肠后,由结肠部位某种生理因素触发,药物开始突释或缓释,用于局部或全身治疗的一种给药系统。与传统口服给药系统相比,OCDDS具有靶向性、控制药物释放、实现结肠局部疾病的治疗以及避开肝脏首过效应等优势。OCDDS按作用机制主要分为pH值依赖型、时间依赖型、压力控制型和酶解型等4种给药系统。目前能实现口服结肠定位的剂型主要有微丸、片剂、胶囊、水凝胶和微球等。文章对OCDDS的触发机制、常用载体材料作了简单探讨,并对这些常见剂型在OCDDS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新型OCDDS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翟海民冯玲于长安吴后江王鑫
关键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剂型压力控制
分析优质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2020年
优质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5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观察组(优质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功能恢复程度和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手功能恢复程度、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外伤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可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疼痛,得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王海琳冯玲张丽娜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外伤疼痛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