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卫娟
- 作品数:29 被引量:231H指数:7
- 供职机构: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8号Foleys管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中应用研究
- 2016年
- 目的:观察用18号Foleys管联合人工破膜及缩宫素静滴进行引产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66例足月妊娠需引产的初产妇,且均为单胎头位、宫颈Bishop评分<6分。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单用缩宫素促宫颈成熟,研究组采用18号Foleys管促宫颈成熟,对比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宫颈成熟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18号Foleys管联合人工破膜及缩宫素静滴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是一种简便、易操作、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 刘丽利任卫娟王奕芳
- 关键词:足月妊娠宫颈成熟
- 不同分娩方式下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凝血五项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下妊娠晚期及产褥期血浆凝血五项的变化及意义,以指导产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5月江苏省扬州市妇幼保健院1216例足月分娩的健康单胎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分娩方式分为顺娩组(661例)、剖宫产组(515例)、产钳组(40例)。比较妊娠晚期(分娩前7 d内)、产褥期(分娩后48 h)凝血五项水平。结果妊娠晚期,三组凝血五项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期,顺娩组凝血酶时间(TT)短于妊娠晚期,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妊娠晚期,D-二聚体(DDI)水平低于妊娠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长于妊娠晚期,TT短于妊娠晚期,FIB水平高于妊娠晚期,DDI水平低于妊娠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组PT长于妊娠晚期,FIB水平高于妊娠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PT、APTT长于顺娩组,FIB水平高于顺娩组,TT短于顺娩组;产钳组PT、APTT短于剖宫产组,FIB水平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正常人群的凝血五项标准,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孕产妇的凝血五项中PT、APTT、TT均在正常值范围,但FIB、DDI水平高于正常值范围,符合血液高凝状态的结论。不推荐产后常规筛查DDI水平作为预测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的依据。剖宫产的产妇产褥期PT、APTT长于妊娠晚期,出现低凝状态的现象。
- 张静张琳任卫娟
- 关键词:妊娠晚期产褥期高凝状态
- 剖宫产术后即刻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脱落率及其影响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即刻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postpartum intrauterine device,PPIUD)1年内的脱落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2017年9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全国4个省市14家医疗机构招募自愿于剖宫产术后即刻(胎盘娩出后10 min内)放置固定式PPIUD的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收集研究对象术前、术中和术后24 h相关信息,并于产后42 d、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了解固定式PPIUD脱落和意外妊娠等信息。采用寿命表和Cox回归模型分析累积脱落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470名研究对象,461名(98%)为本文提供了合格数据,剖宫产术后1年内固定式PPIUD累积脱落率为8.4%(95%CI:7.0%~9.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分娩年龄>35岁放置固定式PPIUD后1年内脱落率显著低于年龄<25岁女性(HR=0.16,95%CI:0.04~0.64),且均未显示剖宫产既往史和哺乳方式与固定式PPIUD脱落风险均显示有统计学关联(均P>0.05)。但脱落率存在医院聚集性。分析显示,产后1年累积避孕失败比尔指数为2.37(95%CI:1.09~4.50)/100人年,避孕失败与产妇年龄、哺乳和剖宫产史均无统计学关联(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即刻放置固定式PPIUD 1年累积脱落率为8.4%,低龄是其脱落的高危因素。建议加强该PPIUD使用者脱落风险识别的指导,一旦脱落,应及时更换或用其他高效避孕方法。建议加强服务提供者放置技术培训。
- 陈星侯桂芳张红萍杨恒林淑娟甘涛杨卫华施春晖任卫娟徐英芹尹保民陈婷婷甘玉杰张媛张妍程利南车焱
- 关键词:剖宫产术避孕失败
- 阴道细菌感染与妊娠期孕妇羊水过多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阴道细菌感染与妊娠期孕妇合并羊水过多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于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3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是否存在羊水过多进行分组,观察组(羊水过多)150例,对照组(羊水量正常)150例;对两组孕妇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学分析,分析细菌感染与妊娠期孕妇合并羊水过多的相关性;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的阴道感染率为23.33%,对照组为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阴道细菌感染和家族史与羊水过多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感染菌株、年龄、孕龄、BMI、孕次与羊水过多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阴道细菌感染与妊娠合并羊水过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应注意预防孕妇的阴道感染。
- 徐晖张元珍任卫娟胡金菊王奕芳
- 关键词:羊水过多妊娠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卵巢癌遗传易感性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 I和Apa 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卵巢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Taqman-MGB方法检测Fok I和Apa I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在129例卵巢癌患者和298例对照者中的分布。结果 在调整年龄,绝经情况和BMI后,与CC基因型相比,Fok I位点的CT可以显著增加个体卵巢癌的患病风险(OR_adjusted=1.96,95%CI:1.21~3.17);在未绝经女性中,与Fok I CC基因型相比,携带CT/TT可增加患卵巢癌的风险(OR_adjusted=4.19,95%CI:1.75~10.05);与TT单倍型相比,携带CT单倍型的个体可降低卵巢癌发病风险(OR_adjusted=0.68,95%CI:0.47~0.97)。结论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改变可能与中国人群卵巢癌遗传易感性有关。
- 袁琛任卫娟顾春美王洁王佳佳
- 关键词:受体骨化三醇卵巢肿瘤维生素D
- 重复性剖宫产术中放置吉娜宫内节育器80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重复性剖宫产术中放置吉娜固定式宫内节育器(Gyne Fix PP IUD)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瘢痕子宫妇女提供一种较好的避孕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重复性剖宫产术中放置Gyne Fix PP IUD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重复性剖宫产术中未放置节育器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产褥病率、抗生素使用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及42 d复查子宫复旧情况;并进行1年随访,观察Gyne Fix PP IUD的续用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产褥病率、抗生素使用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IUD脱落2例,IUD下移1例未取出在随访中,带器妊娠1例,异位妊娠2例,月经异常终止使用者1例,1年后续用率92.5%。结论重复性剖宫产术中放置Gyne Fix PP IUD,是一种简便、安全的避孕措施。
- 任卫娟陈灿明徐扬丁桂春张玲玲孙潇
- 关键词:避孕
- 单次大剂量雌激素在氯米芬促排卵前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氯米芬(CC)促排卵时,排卵前单次应用大剂量雌激素的效果。方法:选择排卵障碍的不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CC,100mg/d,共5天。研究组患者在最大卵泡的平均直径≥18~20mm时,单次口服戊酸雌二醇12mg;对照组患者于月经第9天起每日加服戊酸雌二醇2mg,直至最大卵泡的平均直径≥18~20cm。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情况。结果:两组HCG日≥18~20cm的优势卵泡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CG日子宫内膜平均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8.0±1.3)mm vs(9.8±1.4)mm,P<0.05],但排卵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7%vs 63.3%,P<0.05),临床妊娠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60.0%vs 33.3%,P<0.05)。研究组中1例患者出现卵泡未破黄素综合征,对照组中5例出现卵泡黄素化未破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结论:氯米芬促排卵时,应用雌激素能够改善子宫内膜,排卵前单次大剂量雌激素应用,更利于排卵及妊娠。
- 任卫娟邵扬琴
- 关键词:氯米芬雌激素促排卵不孕症
- 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不同部位破裂11例临床特点及防治被引量:5
- 2017年
- 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因为子宫手术及宫腔操作增多,往往症状不典型,增加诊断难度。为探讨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本文将本院200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例子宫破裂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张玲玲任卫娟荀生丽
- 关键词:子宫破裂瘢痕子宫宫角妊娠
- 剖宫产术中放置吉娜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15年
- 剖宫产术后避孕是一难题,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无论是终止还是继续,都要承担高并发症的风险。减少剖宫产后意外妊娠的发生已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依据国际国内产后及流产后避孕指南,结合吉娜宫内节育器(IUD)具有独特的设计,重点阐述剖宫产术中放置吉娜固定式宫内节育器(Gyne Fix PP IUD)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同时描述了患者的选择、放置方法、注意事项及本技术的应用前景。剖宫产术中即时放置吉娜IUD安全性高,避孕效果可靠,具有脱落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为临床医生和剖宫产妇女选择适宜的避孕措施提供指导。
- 任卫娟王奕芳陈灿明刘丽利顾小燕
- 关键词:剖宫产术宫内避孕器
-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临床观察
- 2017年
- 对2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病例分析,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01月至2017年06月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5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26例,同期非疤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产妇26例,两组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及评分,分娩镇痛的使用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总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及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镇痛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前期的充分评估及产程中医护人员的监护,疤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 牛婧任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