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
-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PM2.5中的黑碳变化探究上海冬季典型污染过程被引量:1
- 2020年
- 2016年11月29日-12月9日,上海连续发生两起大气污染事件,最高小时PM2.5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19和179μg/m^3.利用黑碳(black carbon,BC)仪的在线观测数据,结合大流量PM2.5滤膜样品的化学组成数据--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元素碳(element carbon,EC)、水溶性离子、金属元素,观察两次污染过程中PM2.5的化学组成和来源变化.结果表明,在两次污染过程中,污染期的平均PM2.5质量浓度分别是洁净期的4.2和3.9倍,而平均黑碳质量浓度仅为洁净期的1.6和1.9倍.污染期的最高黑碳质量浓度为8.94μg/m^3,占PM2.5的百分比为22.0%.在两次污染过程中,洁净期的平均黑碳质量浓度占PM2.5的百分比分别为11.8%和7.5%,显著高于污染期的4.4%和3.7%.污染期的二次污染严重,平均二次污染物分别占PM2.5的百分比为41.8%和31.9%,平均二次有机碳(secondary OC,SOC)占有机碳的百分比分别为42.5%和34.9%.在两次污染过程中,燃煤、机动车、船舶排放和生物质燃烧均有显著贡献.
- 陈奇方引冯艳丽张帆朱文杰汪午陈颖军
- 关键词:PM2.5黑碳污染过程二次污染物
- 大气颗粒物中生物质燃烧示踪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15年
- 生物质燃烧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钾离子、脱水糖类(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脱氢松香酸等被认为是示踪生物质燃烧的主要化合物.其中,脱水糖类由于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浓度水平,被广泛用作有关生物质燃烧的检测和估算其对大气颗粒物贡献的代表性化合物.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中脱水糖类的含量随季节不同而呈现差异;不同类型的生物质经燃烧后产生的气溶胶颗粒物中,主要示踪化合物的组成比例不同.如软木燃烧后的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比值约为4.3、硬木约为23.1、农作物残渣约为32.0.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分析大气颗粒物中不同生物质燃烧源的类型和所占比例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检测大气颗粒物中脱水糖类有机示踪物的主要手段.该法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可以很好地替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避免样品的前处理和衍生化反应,但检测范围较窄.几种方法各有利弊,需根据样品的来源和实验目标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 王鑫彤鞠法帅韩德文陈奇汪午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生物质燃烧